阅读指导与技巧解读
把握命题规律
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准确性,命题者设计错误选项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十种: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
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前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如果你对照着答案找这十种类型,你很快就能摸到套路。
常见错误类型
1、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时” “全都”“全部”。
2、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3、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
4、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
必要条件:有事物情况A与事物情况B,如果事物情况A不存在, 事物情况B就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A就是B的必要条件。
例如: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充分条件:有事物情况A与事物情况B,如果事物情况A存在, 事物情况B就存在;如果A不存在, B不一定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A就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某人犯了杀人罪,是某人被判处刑罚的充分条件。因为犯杀人罪触犯刑律,必然被判刑。但是如果某人未犯杀人罪却未必不被判刑,他可能因其他罪行而被判刑。
事物间的充分条件关系,常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如果某人犯杀人罪,那么,某人要负刑事责任。
6、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技法指导
在具体阅读解答每一篇论述类文章的问题时,要做到如下四个步骤:
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采用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
对于第二种,应该按照 “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
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选项在对概念的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5.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些选项的设置,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四、筛选判断,逐步排除
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可以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可以将相对应的问题和原文找出,在下方用画线,再着重对比)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基本方法如下 :
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突破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选自2016年1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知识点1:理解重要概念题
【得分技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笫二步,明确题目要求,明确题目对概念“解释”“说明”“相关表述”的不同界定;
第三步,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
第四步,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认真核对,关注表时态、程度、范围等的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1.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B.“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来请求神的庇佑。
C.“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完全一致,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礼”这一概念相关表述的理解。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而不是“完全一致”。
【答案】D
知识点2: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题
【得分技法】
解答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题的关键是明确命题者常用的设题陷阱,常用设题陷阱有:
(1)断章取义,指的是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断偏离原文意思;
(2)强加因果,是指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的事情;
(3)无中生有,把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说成客观存在;
(4)张冠李戴,把原文中甲的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行为、状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
C.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D.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十分相似,这对理解中国礼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而不是“逐渐形成”。
【答案】C
知识点3:理解分析观点态度题
【得分技法】
第一步,确定文本的中心论点,报据中心论点分析作者的肴法与态度;
第二步,分析文章的村料,文中的材料有的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有的是用来表达某种见解的,有的是用来反驳某种主张的,要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说,“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B.我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并且按照人类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从而创造了祭礼文化。
C.“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不但音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巧合,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D.中国人并不赞同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饮食筵宴,并将其作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这种巧合”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亦非巧合”;另外“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的是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而不是“这种巧合”。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