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其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古雁门关关址东南约5公里处重建今址。关城周长1000余米,墙高6米多,砖墙石基,内充夯土,有门三重,为东门、西门、小北门。
其实在唐朝之前,这里就早已是著名的古战场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唐朝以后的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手下的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0万辽军攻打雁门关,杨业仅以数千之卒,凭雁门之险,顽强阻击,击退辽兵。
明清以后,雁门关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
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摆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雁门关两次伏击日军。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雁门关伏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打的又一个大胜仗。忻口战役前敌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在战役结束后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游击战争还有其战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争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阳方口汽车路,所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往事越千年,雁门关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关隘。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指出的:如果把漠北草原比作中国历史演变的大后台,那么雁门关就是演绎一幕幕波澜壮阔、金戈铁马历史剧的出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