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决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造出原子弹,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英国、加拿大一大批优秀的核科学家齐聚一堂,秘密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政府先后投入共计二十多亿美元用于支持此项研究。1945年7月16日,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曼哈顿计划至此结束。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军事重镇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造成了大量建筑损毁和人员伤亡;8月9日,美国再次派遣轰炸机前往日本,原计划将第二颗原子弹投向小仓,但因天气原因导致无法精准投放,遂临时转向长崎投放。同日,苏联加入对日作战。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不堪国内外压力,接受了《波茨坦公告》,通过广播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原计划向日本领土投放的原子弹本来已经准备就绪,但也因日本投降而被迫终止。在这之后,由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性和破坏性,国家之间即便爆发战争也不再轻率使用核武器,日本成为了唯一遭受过核武器轰炸的国家。

那么,美国为什么决定向日本投放核武器?美国向日本领土投放核武器与日本无条件投降间隔时间很短,核武器是日本投降的最终原因吗?日本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进入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又可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2)

新仇旧恨 时也命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各国受战争影响,实力严重受损,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恢复发展。受各国反战情绪影响,同时也为了培养对抗苏联的力量,西方各国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视而不见,企图祸水东引,自己则趁机恢复实力,浑水摸鱼,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在英、法、美各国绥靖政策的默许之下,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更是助长了其侵略的野心。英美等国本以为可以置身事外,但是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完全暴露了法西斯各国意图征服世界的野心,绥靖政策彻底失败。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3)

而要说起美日两国之间的仇恨,不得不追溯到一战之前。早在19世纪末,美日就一直在争夺中国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得到了增强,美国的利益因此受损,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一战后所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由于奉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被迫交出了辛辛苦苦在中国谋得的绝对性的优势地位,大大激化了美日两国的矛盾,加剧了两国对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争夺。之后,日本更是公然宣布废除海军军备条约,对一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占优势地位的世界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4)

1941年,为了消灭美军在太平洋的主力,打击美国士气,同时打破同盟国对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制裁,掠夺石油资源以保证侵略活动的继续进行,日军不宣而战,对美国珍珠港展开偷袭,希望以此换得美国的让步,减少日本在亚太地区战场的压力。

经过两轮轰炸,珍珠港受到了严重损失,偷袭完毕后,日本才正式对美国宣战。珍珠港是太平洋中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此举无疑大大激怒了美国。次日,罗斯福总统发表了国耻演说,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5)

战争初期,日本占据了一定优势袭珍珠港后,日本侵略菲律宾,因缺乏支援,美军最终被俘约八万人,被俘虏的美军也因为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其中,有近一万五千名士兵在向日军战俘营步行转移途中死亡,被称为巴丹死亡行军。进入战俘营后,大量士兵被用来进行苦力劳动和人体实验,造成约两万六千人死亡。

1942年5月,美日在珊瑚海进行海战,日军因无法及时对空中力量进行补充,被迫中断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最终美国以较大的代价阻止了日本南下的步伐,因此珊瑚海战役被认为是日军取得了战术性胜利,而盟军则取得了战略性胜利。这也是日本在太平洋第一次受挫,太平洋战场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6)

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对日军机动舰队进行伏击,以较小的代价对日军航母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8月,为保护盟国之间的运输航线,盟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小型登陆战,之后逐渐增加兵力。经历半年多的激战,日本在此处的战线难以为继,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局面,被迫在太平洋战场转为了战略防御。

此后,盟军步步紧逼,逐渐接近了日本国土。1945年6月,美国发动冲绳战役,这也是太平洋战场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经过八十多天的激烈战斗,美国彻底消灭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给日本造成了沉重打击。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7)

麋沸蚁动 四面楚歌

到1945年,美军经过一系列跳岛战役逐渐迫近了日本国土,但是美军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也使美国意识到要攻进日本本土必然要做出更大的牺牲,为了降低伤亡,减少战损,美国不得不改变原有作战计划。

事实上,美国本来已经做好了入侵日本的战略计划,代号为“没落行动”,拟投入二百五十万兵力攻入日本本土,完成对日本的最后一击。该行动包括奥林匹克行动和冠冕(也有人称之为小王冠)行动两部分,前者计划在海空力量压制轰炸下入侵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岛,后者是针对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制定的作战计划。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8)

但是经历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美国受到的反扑比想象中更为激烈,经过重新计算,如果按原计划进行作战,则美国攻入日本本土大约要折损一百万兵力,这个数字远高于美国的预期。而面对近在咫尺的危险,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也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其军事准备行动将平民也计算在内,老弱妇孺皆投身于其中。在这样的态势之下,美国最终放弃了没落行动。

尽管如此,日本的境况也不容乐观。一方面,美国对日本虎视眈眈,而另一方面,日本也遭到了盟友的背叛。战争期间,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因为利益走到了一起,结成了短暂的合作关系。虽然由于距离和种族的原因,几方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合作,但是也在不同战场上分别牵制着盟军,客观上给对方减轻了很大压力。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9)

战争中后期,轴心国已经处于相当不利的形势之下。意大利早在1943年就已经向盟军投降,德日两国也已经在盟军的攻势下自顾不暇。1945年4月,苏联纠集约二百五十万兵力对柏林展开决定性进攻,二十多天后柏林沦陷,希特勒也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希特勒的死亡给予德国一个沉重的打击,德军士气低迷,一度出现了一股自杀热潮。

另一方面,长期的战争也对德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剩余资源已经很难支撑战争的继续进行。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德国在1949年5月8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德国的投降使得日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到这时,其他战场基本都已经结束了战争,日本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一打多的局面。

事实上,有人推测美国其实准备将曼哈顿计划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德国,但德国早在5月8日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上的战争基本也到此结束,于是二战的焦点重心转移到了太平洋战场。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0)

内外交困 望风而降

当时的日本主要面临着中国、美国以及苏联三个国家的攻势。日本一边要在太平洋战场抵挡盟军的进攻,且战且退,一边还要抽出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抵抗军队的反攻,可谓是左支右绌,十分艰难。后期随着苏联派遣军队加入东北战场,日本的形势更是急转直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及到全球之前,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自1931年开始,中国就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期间,中日双方都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也都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相较之下,日军装备更为精良,还有屠杀平民的传统,无论其是抵抗还是配合。截止到战争结束的十四年间,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三千五百万人,而日军的伤亡各方说法则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坚持抗战牵制了日军相当一部分兵力,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1)

而美国在面对日本时虽然一开始吃了一点亏,但是之后由于盟军的加入和其他战场的牵制,已经改变了被动的局面,反而一鼓作气追到了日本家门口。尽管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日本本土也面临严重威胁,甚至有亡国灭种的危机。

苏联也在此时横插一脚。事实上,最初日本和苏联还在1941年签订了中立条约,保证互不侵犯,这使得苏联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德国。日本与苏联之间的合作也算得上是德日离心的原因之一。在德国投降后,日本迫切地希望苏联可以续约,继续保持中立,但是苏联不仅不再延续中立条约,反而直接对日本宣战。

苏联对日本宣战之后第二天,便直接派出军队兵分四路进入了中国东北战场,以典型的双钳夹击对日本在东北战场留下的关东军进行了包围,在苏联的强大攻势之下,日军很快溃败,这也成为了二战时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被称之为八月风暴。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2)

苏联对日宣战,并不完全是基于尽快结束战争的考虑。一方面,美国此时已经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日本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此时出兵损失最小,还能阻止美国独占胜利果实。当时美国在日本以空爆的方式引爆原子弹,不仅是因为曼哈顿计划投入过多,需要通过真正实践展示其威力,对国内资本有个交代,更是要向当时的死对头苏联和整个世界显示自己的实力。苏联必然也要做出一番成绩回击。

另一方面,盟军为使苏联加入战争,在雅尔塔会议上向其承诺的巨大的利益,于是苏联履行了盟约,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对日宣战,战后便与中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以中国的部分主权为代价换取了自身的和平发展环境。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3)

有人认为,美国两次投放核弹是造成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但是事实上,早在1944年夏天日本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惨败导致一手建立的绝对国防圈崩溃以后,美国就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多次派遣B29轰炸机对日本东京等地投掷燃烧弹和高爆炸弹。这次持续了一年多的东京大轰炸日本死伤人数难以计数,但日本依旧没有投降。

究其原因,是日本狂热的武士道精神的支撑。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甚至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动员全国上下投入这场本土决战,试图扭转败局。之后即便经过两次核弹的洗礼,日本本土受损的只是民众和城市基础,而军事力量受到的损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事实上,当时日本主要军队还驻扎在中国东三省,如果日本决定反攻,那么这就是日本反攻的主力和跳板。

战争时期日本为什么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投降的并非核弹)(14)

但是不难发现,即便日本的军事实力得以保留,但是本土所遭受的轰炸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军心。前方士兵作战,但是后方家人亲眷的安危无法得到保障。而经过长期战争,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非常颓败,国民厌战反战情绪已经达到了顶峰。

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美国准备投放的第三枚核弹,代号“鲁弗斯”,后来被称为“恶魔核心”还未来得及投下,日本就宣告了无条件投降。本期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欢迎新老朋友们,在评论区积极点评,留下你独特的见解。如果觉得本期还不错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