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芳VS王思聪:

英语是件废物技能

减负应该减掉英语吗?

(01)

花千芳先生,抚顺市作协副主席。

最近他扔出来个观点: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1)

花先生认为,英语是一项废物技能。

学了没用。

应该废除。

(02)

花先生的观点,无异于往茅坑里丢石头,激起民愤(粪)。

王思聪越众而出,与花先生进行了短暂交火。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2)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3)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4)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5)

交火的结果,是许多年轻人崩溃了。

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到底谁才是对的?

英语到底是不是废物技能?应不应该减负?

(03)

想知道中国人该不该学英语,先要看花先生的论据,能否站住脚。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6)

(花千芳)

花先生反对英语的理由,一共有五个:

第一个:只有少数人获利。

用花先生的语言,就是行业从业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获得好处。

——老实说,花先生极不厚道的,怎么可以把学习者,和14亿人口对立起来?难道中国14亿人,全都混吃等死不求上进?谁敢努力学习谁就是与中国人对着干?

中国有14亿人,但行业成千上万,分摊到每个具体行业工种,其实都是少数人。大家是通过彼此协作,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花先生分裂整体,人为制造对立,这显然不妥。

此外,获益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懂英语、赴海外者是直接受益者,而14亿民众,通过他们获得资讯、技术、获得其它服务。中国经济之所以有此发展,就是得益于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每个中国人,都是学英语的受益者。

花先生反对英语的第二个理由,是耗时巨长,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了孩子们宝贵的童年。

假如这个理由成立,九年义务教育就该废掉了,比如说我是个农民,按花先生的要求,只要我会轮锄头就OK了,还学什么数理化?许多人也不需要写文章,那还有必要读书识字吗?

我们学习,不唯是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还要发现自己,让自己成为有趣的人,让生命丰盈而富足。

花先生建议不学英语的第三个理由:只要搞来支专业的翻译团队,替有需求的人翻译一下,就OK了。

花先生对英语的理解,显然是停留在观看带字幕的美剧英剧的层次上。事实上,语言更大的功能是沟通,是交流。而沟通交流,以及看相关的学术文献,你必须比专业的翻译团队水平更高,才能够满足需求。

花先生的第四个理由,认为目前有许多翻译软件可以使用,不需要学英语。

这一点,王思聪说得明白,文化是翻译软件能够满足的吗?

人类语言极深奥极复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背景与意蕴,一个美丽的句子,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一定会造成营养缺失。只有掌握这种语言,才能享受到文明与文化的快感。

前四个理由,花先生显然都是站不住脚。

所以花先生祭出大杀器,推出他的第五个理由: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语言西化思维必然西化。

学英语就会导致思维西化,这这这……这是真的吗?

(04)

语言西化,是不是思维就一定西化?

民国年间,在西方一趟电车上,有个中国人。

长袍,马褂,后脑勺梳根大辨子。手里拿着张西洋报纸。

咦,中国人……看洋文吗?洋人好奇,凑近一看,顿时惊呆:

——中国人手中的报纸,拿颠倒了!

洋人笑到头掉,就提醒中国人,别再出洋相了。不懂咱就承认不懂,报纸都拿颠倒了,居然还看得有滋有味。不装你会死吗?

万万没想到,中国人突然间把报纸一收,一张嘴,呱呱呱全是洋文——居然把报纸上的内容,一个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洋人全都吓傻了。

欧卖嘎滴,报纸拿颠倒,还能把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好腻害呀。

这位在电车上戏弄洋人的中国人,名叫辜鸿铭。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7)

(辜鸿铭)

他懂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国语言。

但他并没有9国化,而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国学大师。

(05)

——说中国人学了西文,就会西化。这种白痴观念,透着十万分的文化不自信。

噢,合着中国人说了一辈子中国话,刚刚学了几句西文,就西化了?难道我承传数千年的大中华文化,就这么差劲?

不了解自己中国文化,所以才会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不懂西方文化,才会对西方文化敬若神明,顶礼膜拜,才会认为中国人学句英语就西化。

(06)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地球上绝对是第一位。都知道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中国忝列其一——可另三家在哪里?

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乱波折,中国仍然在这里。

如此厚重而强势的文化,学几句英语咋了?

学了英语,你不会西化。相反,最容易西化的,恰是那些无知之徒。他们不懂西方,内心充满恐惧,才会把学习英语想象成极可怕的事儿。如果我们屈服于极个别无知者的恐惧,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07)

我们到底该不该学英语?

听听网络上的朋友们怎么说吧:

有朋友说,学习英语是一种权力。

所有的语言,都意味着权力。

假如你听人蛊惑,放弃英语,那么你就丧失了认知权力。你将永远不知道人家都说了些什么,只能听转述者讲给你听。于是转述者就拥有了操控你的权力。明明人家向你打招呼,可转述者却说对方在骂你,你就会拎起锄头冲上去打杀——你说你是不是傻?

有朋友说,英语意味着经济阶层。

那些掌握了英语的人,其生存空间扩张到大洋彼岸。他们拥有着更多的商业机会,更多的发展可能,他们可以比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比那些不懂英语的人,更早的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快你一步,总是捞到盆满钵满。这种由认知所导致的经济落差,就是所谓的经济阶层。

有朋友说,英语意味着实用技能。

老辈子人谆谆告诫我们:技多不压身。如果你想突破现有阶层的桎梏,就必须开外挂。所谓的外挂无非不过是别人放弃,你仍然坚持学习的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花先生的建议也许是件好事,当有人放弃时,你的坚持才会更有价值。

有朋友说,学习英语意味着思想的扩容。

多掌握一门语言,你的大脑就多一种思考方式。面对人生,有些人只会钻牛角尖,只有一条路可走。可你大脑的思维方式多了,看问题时更全面、更客观,更有利于你自身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花千芳与王思聪谁厉害(英语是件废物技能)(8)

(08)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意味着人的扩张。

意味着生存空间的扩张、意味着文化的扩张,意味着智力的扩张,意味着认知的扩张。

扩张是人类的本能。无论是为了民族,还是为了你个人,都没有理由丧失文化自信,自我矮化,放弃扩张。

(09)

这个时代,充斥着各种声音。

你一定要学会辨识,辨识出那些对你有益的,以及对你有害的。

对你有益的观念观点,一定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一定是鼓励你努力学习的,而非编造各种名目让你放弃。

无论任何人,编造出任何离奇的名目,蛊惑你放弃学习,千万不要上当。蛊惑者真正担心的,只是你越来越优秀,把他抛开的越来越远。永远听信那些鼓励你学习的人,哪怕他们的声音再刺耳,也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更看重你的成长性,让你的价值越来越高。

有益的观点,一定是关注你的发展,而不是从短期的功利出发。你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如初生的婴儿,开始是毫无价值的,但随着学习的积累,价值才慢慢得以凸显。所以你需要耐心。

第三个:让你获得智慧,与自由。

对你有益的观点,一定是注重提升你的认知,让你冲破前行的障碍,获得自由与尊严。任何旨在于矮化你生存空间的观念,都是不足取的。

注重自我,长期积累,终极自由——这才是你需要的。

(10)

这个世界,对你越来越宽容。

如果你不想学,谁也无法强迫。

整个世界在对你让步,给你留出更大的自主空间。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让自己快乐而强大,这个世界成全你。

想让自己堕落不堪一无是处,也会有人在旁边怂恿你。

我们缺少的,从来不是辨别力。缺少的只是面对自我的勇气,与魄力。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里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说:好孩子,再学一会儿吧,你要成长,要成为最优秀的强者。另一个小人说:快放弃吧,就凭你这堆臭狗屎?你不配学数学,不配学英语,你就是个垃圾,父母给你撑开一片天空,你却只想缩在屋角发臭。这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我们内心的善恶交锋。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价值,却又无力对抗颓废的冲动。正因为窥破了你心理上的弱点,反智的观点才会趁虚而为,通过毁掉你,获得被人关注的快感。难道你真的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满足反智者的短暂快乐吗?让内心的良知主宰我们吧,矢志终身学习,不仅要学数学,要学英语,要学国学,还要学一切有价值的,学一切有意义的,当我们成就自我,回看此时,才知道人类这种善与恶的对垒,已经持续了千万年之久,而且仍将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