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总少不了“腊肠”来增添年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人都说过年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人都说过年好(过年人人都爱的它)

人人都说过年好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总少不了“腊肠”来增添年味。

而且每个地方的香肠,做法和口感都不相同。从制作方式来看,有风干、有烟熏;从口味来看,广式香肠偏甜,川式香肠偏辣,而江浙一代的肉肠偏咸……但不管是直接蒸煮食用,还是制成腊味煲仔饭,都让人垂涎三尺~

但,美味的同时,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

1

腊肠“三宗罪”

腊肠虽广受欢迎,但所背负的“罪孽”也不小!

1脂肪超标

腊肠的主要原料是肥瘦相间的猪肉,加上糖、盐、料酒调味,灌入肠衣,进而风干或熏干制成。

通常,做腊肠的红肉所含有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本身就很高,而在风干或者熏干过程中,流失的大多数是水分,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却得到浓缩,还有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

此外,制作腊肠时添加白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脂肪的囤积;为了减少肉类的腥味,又会添加不少的料酒,每1克酒精的热量有7大卡,而且酒精进入肝脏会抑制脂肪的燃烧,无形之中又会增加肥胖甚至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据测试发现,100克腊肠,约两根左右,热量可达584大卡,脂肪量48.3克,也就是说一根腊肠的热量约相当于5茶匙的油!因此,三高患者更应注意控制摄入量。

2盐过量

为了满足舌尖的“欲望”,红肉进行灌制之前需要经过腌渍,而且为了加长其保质期,需在肉中加入大量的食盐。如此一来,难免在食用时导致盐摄入量超标,更何况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日常盐摄入量本就超标。

自制的香肠,对于盐的添加还是可以控制的,但若是直接购买的香肠,里面可能还会加入聚合磷酸盐,食用过多,还容易导致人体缺钙。

对于高血压患者,摄入过多的盐,不利于血压控制,还会加大中风的可能性;对于痔疮病人,过多的盐会加重痛楚;而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如果体内积聚了过量的钠不能排出,就会导致水肿,甚至心力衰竭。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更要慎吃,建议一周一次即可,且每次食用不要超过100克。

提示:市面上的腊肠,有些颜色特别鲜艳或是暗黄,甚至吃起来味道都有点怪,有可能在制作时添加了各种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建议尽量自制或是购买正规商超的产品。

3有害物质

肉中的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经过微生物代谢后,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时,容易合成亚硝酸铵。若短时间内其摄入量达到0.2-0.5g时可导致中毒,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摄入量超过3g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不仅如此,若是风干香肠,在晾晒的过程中,不排除附着一些污染物或者灰尘等;而若是选择熏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环芳香烃,其中的致癌物质苯并芘极有可能被吸入腊肉中。

提示:熏制过度,甚至焦化的食物致癌物质更多,不宜食用。

2

如何健康食用腊肠?

腊肠既然暗藏那么多“危机”,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可是美味抵挡不住怎么办?除了严格控制摄入量外,还有几招也能减少危害:

1先清洗后蒸煮

食用之前先进行清洗,能去除浮尘、霉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再浸泡一会能帮助稀释亚硝酸盐。

腊肠水煮的过程中还能让过多的盐、糖和脂肪溶于水中;若选择直接蒸食,要记得蒸好后将碗中多余油脂去除。

2添加维生素C

维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降低食用腌制品的致癌风险,还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因此,若是要炒制腊肠,可以添加一些胡萝卜、菜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或在食用腊肠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其所含的纤维素能帮助减少腊肠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并促进一些有害物质的排出。

注意:若选择炒制,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盐或油,腊肠本身已经足够起到调味作用了。

3放点调料

不管是蒸煮还是炒制,都可以放入大蒜、辣椒、生姜。这些辛辣调料不仅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降低硝酸盐的含量,还能起到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从而加速有害物质的分解、排出。

注意:对于有胃部疾病、火热病症等人,不宜过多食用辛辣香料。

4冷藏储存

很多家庭都选择把晾晒好的腊肠、腊肉直接挂在阴凉处保存,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南方气候潮湿,空气湿度大,再加上最近雨水充沛,很容易使其霉变。

建议将晾干后的香肠,按食用量分装在密封袋子中,放入冰箱冷藏储存,并尽快食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