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旻

“你喜欢看漫画?

没关系,很多大人都喜欢看漫画!”

By 章鱼哥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1)

和绝大部分儿童卡通主角仍是儿童不一样的是,海绵宝宝是个上班族。

从驾照上可以看出,海绵宝宝是个三十出头的“大叔”,是你,也是我。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2)

他有一份绝谈不上好的工作,用流行的说法来说,正儿八经的“搬砖”,薪水微薄、内容枯燥,环境似乎也不那么友好。

他的老板是个爱钱如命的胖子,克扣员工只为了把每一个子儿都搜到自己怀里。对下属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比不上我手里的一毛钱”。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3)

他的同事兼邻居看他百般不顺眼,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是上刑,永远死气沉沉,永远累觉不爱。

对手公司时时刻刻虎视眈眈,一面对他充满敌意虚与委蛇,一面对他许下支票积极拉拢。

他的客户们——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蜂拥而来,不给他一丁点喘息时间,几秒钟做不到就气得上墙。

他有个朋友不论何时都帮不上什么忙,除了搞砸一切就剩爱你。

隔壁的女神高不可攀,经常一言不合就让他感觉两人不在同一个世界。

寂寞生活中只有一条宠物蜗牛对他不离不弃。

有没有觉得亚历山大,有没有觉得很像你自己。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4)

这个癫狂而又不无逻辑的比奇堡,仿佛是我们光怪陆离世界的一个缩影,我们的每一种情绪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口。

灌几杯鸡汤,打几针鸡血,我们也是可以为了数芝麻三点起床工作的海绵宝宝。

丧气的时候眼皮像章鱼哥一样抬不起来,却还要强撑着为五斗米折腰。

消费时代,爱钱如命是每个现代人的通病,和蟹老板一样把床垫里塞满钱的场景恐怕没有人能拒绝。

谁不愿意当一个好吃无脑的派大星,所有的蟹黄堡都会自动“掉”进嘴里。

但我们仍然想仰望星空,积极强大如珊迪,因为想要亲近大海,自然规律都能为之让步。

蟹老板大概很没人性,但他曾是个战斗英雄,还是个女儿奴,女儿珍珍是个没有血缘关系领养的抹香鲸。他抠门儿地给女儿买两块钱一双的鞋子做生日礼物,但也完全无法抵抗女儿的眼泪,心甘情愿地把身家双手奉上;遇到喜欢的泡芙老师,也会“一时糊涂”忘记了守财奴的本性。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5)

章鱼哥憎恶生活,他日常嫌弃海绵宝宝,日常丧,日常生无可恋,却热爱音乐,亲近自然,对花花草草比对身边人好太多,偶尔的偶尔,他能为了让海绵宝宝开心陪他一整天,甚至挑战自我出演圣诞老人,其实他还很爱蟹黄堡,可以天天吃它不厌倦。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6)

派大星令人无法理解的蠢,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可他对海绵宝宝一片真心。海绵宝宝问他:“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呢?”他说:“和你一起玩呀!”“那我不在的时候呢?”“等你回来呀!”对喜欢的一切都可以倾尽全力,哪怕对别人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粒沙也可以是他的珍宝。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7)

集主角光环于一身的“普通青年”海绵宝宝,日常不带智商、关键时刻可保命的“二逼青年”派大星,在生活重压下仍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章鱼哥,犹如一个万人迷的出道组合,看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醉,不论你爱的是什么,总有一款适合你。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8)

不过演了十一季,动画片终于还是走向了完结,因为创造这个世界的人离去了。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9)

不知道多少人在看动画的时候,会以为《海绵宝宝》的爸爸就是那个海盗船长,天马行空、勇往直前。谁知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拿着海洋科学家的学位,做着无厘头的搞笑幻梦,这么妙的一个人,却因为渐冻症去世了。

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在史蒂芬·海伦伯格去世之后发表了缅怀声明,盖章认定他为《海绵宝宝》注入了独特的幽默和纯真,为一代又一代孩子和家庭带来欢乐,他创造了“比基尼海滩”,这世界提醒我们保持乐观、保持友谊,还有不绝的想象力。

没有负担,充满欢乐,随便点开一集就可以愉快几分钟。没有人永远等待救援,也完全不谈什么海洋知识,和市面上流行的《汪汪队》《海底小纵队》那些给孩子们的动画比起来,《小猪佩奇》与《海绵宝宝》以其轻松可亲、毫无负担,成为了引领潮流的另类icon,反而获得了更多成年人的青睐。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10)

可能海绵宝宝才是真正做到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那个家伙,海伦伯格定义自己笔下的海绵宝宝是一个“愚蠢的乐观主义者,一个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光明的一面。”

也许这才是我们爱海绵宝宝的原因,他爱哭而不气馁,敏感却又乐观,他不是不觉得辛苦,却永远热情地拥抱生活。

我们多想和他一样,没心没肺,元气满满,做了很多蠢事,同时也收割了大把的爱。

早几年有研究指出,看《海绵宝宝》会让小孩变蠢,“哪怕只是看9分钟,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而乌克兰人则以为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之间太过“基情”不适宜播放给孩子。但这个1999年上映的动画片仍然席卷了世界,豆瓣评分每一季都在9分以上,比奇堡海滩上除了留下小朋友们没心没肺的大笑,也成为无数大人的度假胜地。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11)

最近爆火的“云吸猫”研究毕业论文指出,这些流行文化的背后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无力感和精神虚无,是因为文化上缺乏真正符合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气质的文化产品。并提醒道,对这种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心态的盛行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世界的终结不是一声啜泣,而是一声“喵”。

但在每一个漫长的24小时里,腾出那么一点点时间,尝一口精神鸦片,像吸了氦气一样傻笑几秒,不过是一点点复杂生活的小小调剂。一如捉水母之于海绵宝宝,无聊透顶也无伤大雅,并不影响他在工作时间里近乎虔诚地烤汉堡包。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12)

海绵宝宝第十季的第一集,是一个视觉上血腥暴力的故事,说百无聊赖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网购了一个诡谲的玩具“脑飞飞”,打开头盖骨,给大脑装上类似竹蜻蜓的飞行器,再用遥控器控制它带着脊椎神经脱离肉体,在天上飞来飞去。

看到这里第一反应是,那画面太美——一团团粉红色的大脑在比奇堡上空飘荡,最后被一个不良于行怪老头悉数打昏藏在自家酱缸里,原因是他对年轻人的新鲜玩法羡慕嫉妒恨,最终以脑子们全都回到各自身体、海绵宝宝把竹蜻蜓贡献给老头带他飞上天空为happy ending。

让人不由得想起最近流行的怼人金句: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你也有。

当大脑飞上天空的时候,海绵宝宝欢呼道: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世界!

放飞自我之后再回归生活,平凡中仿佛更多带了几分可爱,爱海绵宝宝的人仍然爱海绵宝宝,但上帝仍会保佑不看海绵宝宝的人。

很多人觉得2018是告别的一年,很多创作者离开了我们,可是金庸的离去带不走你心里的江湖,斯坦·李谢幕也并不会抹去属于我们的超级英雄。

睡一觉醒来,还有无数个清晨和黑夜等待着我们去冒险。

我们会有一些新朋友,但故知们也能在旧故事里常相见。

你真的不想来一个蟹黄堡吗?

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上帝保佑没看过海绵宝宝的人们)(13)

(文中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