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群里在聊天,众人纷纷计算自己几天没出门:

“在家第19天没出门,经常忘记洗脸。”

“我第21天,每天像只公交车,在厨房、卧室、客厅来回走。”

“我第17天,再不上班,贷款、生活费怎么办?连做梦都吓人。”

……

虽然大家语气中带着许些幽默,却也透着心酸和无奈。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疫情让全国人民不得不乖乖待在家里。若是一两天尚可,十多天很多人便觉得坐不住了。一边牵挂担忧,一边发愁再不工作,车贷、房贷、吃饭何去何从。这种心情就如《红楼梦》中所云:“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1)

此时此刻,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首《杂诗》正好应了这样的心境。同时,若加以细细品味,或可以让心中的迷雾散去。

全诗如下:

杂诗(其一)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人们根据对其创作风格的了解,推测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第八年,也就是公元414年(晋安十年),当时陶渊明应该是50岁。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内蕴却极其有深意,细细品来,方知是人生智慧所在,也正适合此时此刻的我们品阅。

下面我们逐一解读欣赏: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2)


世事无常,今日不知明日事

春节前的我们,或许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生之年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如今在家里一边担忧牵挂,一边看着干瘪的钱袋,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

由此不禁感慨万事不由人,陶渊明这首诗的前四句正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意思是:人生来就像没有根和蒂的草木一般,又如那道路上的尘土,随着风向不断流转,在经历了风雨之后,俨然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这是陶渊明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叹。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在陶渊明看来,连物也是非的。花开花落,星转斗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从未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

于我们而言何尝不是如此,一切都在变化着,甚至变化得让人猝不及防。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的时间总是很漫长,一堂45分钟的课就可以让我们昏昏欲睡好几回,下课的铃声总迟迟不愿响起。

那时我们总希望快点修完学业,长得成人。结果一眨眼,真的长大了,却往往不是长成小时候所期盼的样子,然而再也回不到过去。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3)

长大后的我们或许经历了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也经历了身边人的到来与离去,我们追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似乎我们一直都在无时不刻追求着各种追求。

然而过度的执着和追逐会让我们忘记活着的本质,忘记了世界本就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曾看着一些人因为创业失败而选择自杀。或者因为分手而痛苦不堪,从此堕落。再或者自己没有努力从不幸中走出来,反而做出了极端的事情……

同样地,或许我们还背着养家糊口的压力,还背着巨债……总之,我们都在经历那些难以跨越却又不得不跨越的事情。

可也在这时才猛然发现:人之所以为得失而痛苦,是因为错误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追求一份确定性。其实人只要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往日里的许多烦恼得失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哪怕是再大的困难,只要活着,只要信念在,就都有希望。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正好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虽然读起来透着一些悲凉,却也是我们与古人之间产生的共鸣,是一番经历之后精神上的觉悟。因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学会宠辱不惊,通透豁达。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4)


着眼当前诉衷肠,此诗能解其中味

我们当下的心情或许是复杂的,担心、牵挂、焦虑、苦闷、祝福……因此也没办法静下心学习或思考,该怎么办呢?本诗第三、四句给我们带来答案。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生下来就应该视彼此为兄弟,为什么非要是亲生骨肉才能行呢!遇到快乐的事情就要及时行乐,邀请亲友邻里一起开怀畅饮。

陶渊明虽然归隐在田园之中,但仍旧牵挂着国家,牵挂着百姓。这两句诗间接反应了他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祈盼。在他眼里,所有人都应该如亲兄弟一般,被平等对待,和睦共处,就如《论语》中有曰: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虽然情形如此,陶渊明亦晓知着眼当前,及时行乐,因为日子总要过,人总要坚强,不能因为战乱而失去前进的意志。

这是陶渊明在那个时代的感悟,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启发。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困难当前,可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支援湖北,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尽着自己一份心一份力,哪怕就是宅在家里,都是一种贡献。

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早已经血浓于水。不仅如此,国外一些国家也纷纷伸出援手,如巴基斯坦、日本、斯里兰卡、俄罗斯等等,对于这份友善的帮助,也让许多人中国人热泪盈眶。

无论当下感受如何,生活总要继续,我们只有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变强,才有可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如陶渊明言:“得欢当作乐”,着眼当前,做当前所能做的事情。当然,“斗酒聚比邻”这时不提倡,就如网友晒出的标语一般:“此时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正好用来提醒自己。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5)


那么当下在家能做什么呢?支几个小妙招:

001、好好陪伴家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别。平日里,我们往往为了生计在外四处奔波,下班回到家里,连话也不想多说,更难别说关注家里其他事情。或者是平日里带娃、照顾老人,打理里里外外的事务,从未慢下来去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感受。

法国哲学家蒙田就曾说过:

“一个人能够和家人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这时我们不妨让心慢下来,好好陪陪家人,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或者与他们一起通过网络参观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之后可能又是不分日夜的工作,或者是出远门上班,很难在这样好好相聚。


002、利用假期自我提升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没有提升,最终会被淘汰。这时不妨想一想自己目前最感兴趣或最急需提升的技能是什么,找到相应的课程,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好好学习。

只要技能提升了,无论之后遇到什么变化,自己都多了一份把握。


003、复盘经历,迭代人生

我们还可以为自己过去的经历做一份复盘。可参考的内容、结构如下:

总结(事实):自己过去都有什么经历,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是否实现了当初的预定的目标,尽量客观描述;

反思(思考):过去做的事情,为何实现/没有实现目标,找出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行动(计划):根据前面两个步骤的结果,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并从当下能先做的事情开始实施。

过往总是需要复盘,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好未来的道路。既然在家不知道做什么事情好,这件事情非常值得一试。

睡前负能量的诗句(比宅在家更可怕的是内心不知何去何从)(6)


“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春暖花开,山花浪漫,一切的人事物都会好起来。这是人们内心的希望与信念,也是必定会实现的目标。

陶渊明这首诗最后四句写道: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意思是:年华不会重来,犹如一天里不会有第二个早晨。要趁着现在,多多勉励自己,不断奋斗,因为时间从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人。

光阴亦逝,人生苦短,生活永远没有彩排。时间并不会管我们正在经历着什么,它只会无情地不断流逝。在家宅着觉得时间漫长只是我们的错觉,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便是如此。

因而每个当下都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虚度,唯有不断勉励自己,努力前行。这即是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也是希望自己将来有更大的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陶渊明这首诗写出了世事无常的本质,我们当学会豁达、通透,又提醒了人们虽然世事充满不确定性,可是我们却可以把握每个当下,尽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陶渊明是几千年前的诗人,他的声音穿越了千年,来到我们身边,给予我们鼓励和提醒。这是文化精神的力量,也是每个人内心的力量,我们一起努力,共待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