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5)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6)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7)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8)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9)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0)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1)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2)

番王礼佛图

南宋 佚名 纸本水墨 34.4x131.3厘米 北京故宫藏

引首处唐俞书“番王礼佛”四字。卷后有元代妙声、李简、余泽、易伟等八家题跋。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3)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4)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5)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6)

此卷故事情节不详。画佛趺坐于水中莲台上,面容安详,手指衆跪拜者似在说经。座下波涛汹涌,佛身后火焰腾升,白云弥漫,佛光四射。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7)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8)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19)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0)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1)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2)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3)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4)

汹涌浪花之岸边,一番王长发虬髯,头戴羽冠,拱手跃然面佛合掌跪拜于胡毯上,从装束打扮看似西域北番首领。其后立三十人,虬髯螺发,穹鼻深目,神态或惊、或喜、 或沉思、或相顾,均合掌于胸前作拜佛状。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5)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6)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7)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8)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29)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0)

全图几乎纯用均匀细密的线条勾勒,只于佛陀身后大幅留白,以示祥云佛光。在细密而富于动感的水波与背光的衬托下,佛陀显得尤为突出。笔法功底深厚,遒劲工致,从容飘荡。衣纹、海水、佛光细劲流动,海水、佛光等用笔具有装饰意味。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1)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2)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3)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4)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5)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6)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7)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8)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39)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0)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1)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2)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3)

佛画白描线稿(元代佛画番王礼佛图)(44)

元代 释妙声跋文

此图白描手法与元代王振鹏摹马云卿维摩演教图较为相似,水平较高,可能亦是元代宫廷画家所作。元代白描盛行,王振鹏、朱玉、张渥等皆有不少白描作品传世,多以佛道人物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