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有一句话很有名,这就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那么,这里的“河洛之间”到底指的是哪里呢?洛阳的朋友一直认为这段话应这样解释,“夏商周三代的首都,都在黄河和南洛河之间,也就是现如今的洛阳地区”。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吗?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洛河有两条,一条发源于陕北,从渭南入于渭河,也叫北洛河;一条发源于陕南,从洛阳入于黄河,也叫南洛河。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史记》里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洛河到底是哪条洛河。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

先说使用的依据,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版《史记》,这是史学届普遍使用的权威版本。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

首先,看这句话的出处。《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这里的洛是水洛。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3)

再来看卷二,夏本纪,第十三段,“荆、河惟豫州:伊、雒、瀍、涧入于河。”很明显,南洛河是从佳雒。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4)

再看卷二十九,河渠书,第四段,“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这段是说郑国渠的事,这里这条洛河就是北洛河,在当时就从水洛。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5)

其次,在郑世家中有一段话,“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悦,河雒之间,人便思之。”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6)

这里“河雒之间”明显指的是现在的洛阳地区。拿这段话和“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做对比,可以很容易看出来,存在着明显的指向上的不同。所以,通过以上这么一对比,很明显司马迁《史记》中所说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指的是北洛河。对这个结果,洛阳的网友肯定不服,而且根据当代的研究,有种意见认为《史记》在东汉以后被修改过,“洛”与“雒”在《史记》中也存在了混用现象。还有的意见认为,在西汉时期南洛河和洛阳就从水洛。因此,有必要通过其他证据来求证在司马迁时期南北两条洛河的名称是什么。

第一,需要讨论在《史记》中是否同时存在两条都叫“洛河”的河流。这里举个例子,一个年级里有两个李明,如果这两个李明不在一个班,那么他们在各自的班里都被称作李明,这是毫无问题的;但如果这两个李明在一个班的话,那么伟大的班主任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两个李明从称呼上分别开。这一点上过学的都知道。而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是这样做的。例如,我们都知道在史记中有一个“兵仙”韩信,但在史记中还有另一个韩信,被刘邦封作韩王,这两个韩信的姓名一模一样。而司马迁把韩信这个名字给了知名度更高的“兵仙”,而另一个韩信在史记中就只能叫作韩王信。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7)

所以,在司马迁时代存在两条“洛河”是可能的,但在《史记》中存在两条“洛河”是不可能的。而在北洛河叫“洛河”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南洛河必然不叫做“洛河”。而按照后世改动过史记的说法,南洛河只能叫做“雒河”。如果“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原文是“河雒之间”,那肯定是指南洛河。但是在没有证明《史记》原文是“河雒之间”之前,“河洛之间”就只能是北洛河。

第二,在司马迁时代南北两条洛河的名称到底是什么?首先,谈一下西汉之前南洛河和北洛河的命名问题。最早的“洛”字是出现在甲骨文当中,是两条关于帝乙、帝辛的卜辞。通过释读,有学者认为指的是在现在的洛阳地区,但也有学者认为应为北洛河地区。西周建立以后,在秦朝之前,南洛河和北洛河都存在有多个名字的情况。如北洛河曾出现“漆沮”和水洛两个名字,而南洛河曾出现水洛和佳雒两个名字。其次,南北洛河的名称何时正式区别开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周振鹤先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王辉先生,他们都认为,随着秦朝统一,很可能是在检查重复地名时将北洛河正式命名为水“洛”,将南洛河正式命名为佳“雒”。我觉得他们的研究结果是有道理的。而且我认为,两条河的名称正式区别开来,最晚应该发生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商鞅变法中有一项内容是“行郡县,废分封”,就必然涉及到对重复地点的检查修改。南北洛河都在秦国境内,因此必然会在名称上区别开。但由于南洛河的下游不在秦国境内,因此可能还存在依然称水洛的现象。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必然再次检查重复地名,在此时南洛河全域均正式称为佳雒。

第三,古人对南洛河和洛阳地名变迁的记载。按照洛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说法,洛阳在秦朝是就从水洛,是东汉刘秀改成了佳雒,到曹丕时又改回了水洛。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8)

这种说法的出处是《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备注。原文:《魏略》曰,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为土,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9)

但是,现在学术界却普遍认为,曹丕改名是可信的,而刘秀改名是不可信的。首先,东汉末天下大乱,先是董卓在慌乱中强行迁都长安,并火烧洛阳“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基本上摧毁了洛阳的一切。后来,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汉献帝和大臣最终以逃难的方式离开了长安,汉献帝居然只有牛车可乘坐。所以,经过这两次浩动,东汉的典籍基本不太可能保存到曹魏立国。其次,在清代学者段玉裁的《伊雒字古不作洛考》中,明确说刘秀改名事件是曹丕编造的故事,“曹丕欲改佳从水,而先以汉去水加佳为伪辞。竟若汉以前,本作伊洛而汉以改之者,汉果忌水则国号汉者何说乎?”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0)

后世对段玉裁的这篇考证的其他内容也有不少质疑之声,但很少有人对段玉裁对刘秀改名事件的判断提出质疑,说明了学术界总体上认为刘秀改名事件是假的。而很多人之所以对洛阳的名称变迁搞不清楚,最主要的也是受到了曹丕造假的影响。

第四,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段玉裁的《伊雒字古不作洛考》考证,“古豫州之水作“雒”字,雍州之水作“洛”字,载于经典者尽然。汉四百年未尝淆乱,至魏而始乱之。”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1)

现在有许多对段玉裁这片文章的质疑,主要是用当代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上古时期这两个字也经常混用,而段没看到这些出土文物,所以出现了错误。我认为持这些看法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段玉裁的意思。其实段的这段话说的很严谨,“汉四百年未尝淆乱”,就说明了他只是对两汉四百年的情况最有把握。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段玉裁当时的研究结果只能让他对两汉四百年的情况打包票。任何一个严肃的学者在学术上的观点都是秉承“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能说清楚的说,说不清楚的不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科学态度。而目前对段玉裁的那些质疑,全部集中在了段没有打保票的上古时期,对段打了保票的两汉时期却没有人质疑。这就说明段玉裁当年的研究是非常扎实的,也说明两汉时期北洛为水洛、南洛为佳雒是正确的。

第五,有没有出土的文物证据证明在秦和西汉时期北洛河从水洛、南洛河从佳雒?关于这一点的答案很明确:有!秦代的相关文物主要是里耶秦简和秦封泥。里耶秦简被称为是继兵马俑后最伟大的秦代发现。在其8-232号简椟上,有这样一段话,“丞迁夫居雒阳城中能入赀在廷”。而在秦代封泥中,已经发现了与北洛河相关的“洛都”和“洛都丞印”的封泥,也发现了与南洛河有关的“上雒丞印”和“雒阳丞印”封泥。这些出土文物都证明了在秦代时南北两条洛河就区分得很清楚。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2)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3)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4)

而到了西汉时是什么情况呢?在西汉时期的张家山汉简以及肩水金关汉简当中,有“上雒”、“雒阳”、以及河南郡的“雒(阳)东史里”、“雒(阳)南乐里”等地名出现,这些地名都和南洛河有关。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5)

而在张家山汉简当中也有“洛都”的地名。而与南洛河和洛阳相关的文物还有“雒阳宫丞”、“雒阳武库”封泥,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6)

以及“雒阳武库钟”、“雒阳平市器”、“雒阳勺” 等带铭器物,铭文都将“洛”字作“雒”,其中 “武库钟”还明确标明“元封二年 ”,而这个时期正是司马迁生活的年代。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7)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8)

以上这些秦朝的和西汉的出土文物,都可以证明在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北洛河从水洛,南洛河和洛阳从佳雒。也证明了段玉裁“(南北洛河)汉四百年未尝淆乱”的论证是正确的。再补充一些涉及到秦汉时期南北洛河文献上证据。在西汉典籍《淮南子》中说,“洛出猎山。雒出熊耳。”对南北洛水在名称上也有明确的区别。而在东汉时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明确说道,“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19)

“雒,又按自魏黃初以前,伊雒字皆作此,與雍州渭洛字迥判。”此外,在清代为说文解字作的注解中,还明确指出所谓刘秀改南洛河的水洛为佳雒是曹魏编造的。“曹丕云:漢忌水,改洛爲雒。欺世之言也。”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0)

第六,当代对秦汉时期对南洛河和洛阳名称的研究。对这段时期南洛河和洛阳名称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周振鹤先生和王辉先生以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此事也有研究成果面世。如中国历史地理学泰斗史念海先生,在他的著作《秦县考》中,明确记载秦朝时洛阳应为“雒阳”,同时还在注解中介绍了洛阳关于水洛和佳雒的变迁,并对所谓的刘秀改名说进行了批驳。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1)

还有著名历史地理学大家谭其骧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里,西汉时期的南洛河和洛阳用的也都是佳雒。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2)

另外,在目前能看到各类秦和西汉的地名研究书籍中,北洛从水洛、南洛从佳雒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3)

这些研究就说明了当代史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在秦代和西汉时期南洛河和洛阳是从佳雒的。所谓的刘秀改名说只是曹丕为自己的篡位编造的谎言。

关于在秦和西汉时期两条河的名称说清楚了,但有的朋友必然要提出新的问题,说应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河洛之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既然嵩山为中峰了,河洛之间当然指洛阳盆地。关于这段话的本来意思,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首先,夏商曾经多次迁都,司马迁是知道的,在殷本纪中记载商朝迁都至少六次,而西周都丰镐。这些都城都只在洛阳盆地吗?显然不是。这些都城是分布在东至山东、西至陕西、北至河北山西、南至江淮的广大区域上的。在这么一个广大的区域里,嵩山在中间,其他四岳在四方,这才是司马迁所想表达的意思。其次,很多洛阳朋友很看重“故嵩高为中岳”这句话,认为这句话说明了嵩山最重要,这就犯了原则性错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自古以来,五岳始终以泰山为尊。而在西周之前的上古时期,只有“四岳”,没有“五岳”,嵩山为中岳的概念是出现最晚的。所以,事情并不是像一些洛阳朋友想象的那样,先确定了中岳,然后确定其他四岳。最后,如何正确联系上下文?“河洛之间”这段话是记载在封禅书里。而封禅要做什么?就是祭山祭水。不知道洛阳的朋友有没有仔细看“河洛之间”这段话的下两段?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4)

“於是自殽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恆山,泰山,会稽,湘山。水曰济,曰淮。”“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水曰河,沔,湫渊,江水。”司马迁以殽山、华山为界,更具体说是秦朝以殽山、华山为界将天下的名山大川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而在殽山和华山之间有什么?不就是黄河和北洛河之间吗?所谓的“河洛之间”,最早是将天下划分为东西两半的一个界限概念,自然应当是南北一个长条带,而不是像洛阳盆地那样的一个圆片。所以,联系上下文来看,“河洛之间”更应该是黄河和北洛河之间。

战国河西之地原本属于秦国吗(史记中昔三代之居)(25)

写到这里,相信读者应该能明白“河洛之间”是怎么回事了,但肯定还会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北洛河和黄河之间有什么,值得成为三代之时中原的核心区?其实北洛河和黄河之间的区域,在上古时期就是华夏集团活动的核心区。比如《史记》中所载的轩辕黄帝陵,就在这个区域里。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石峁遗址也是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也值得注意,就是司马迁本人是陕西韩城人,现在在陕西韩城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就有司马迁的祠墓,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而韩城就在黄河和北洛河之间。这或许也是司马迁说这段话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最后再捋一下关于南北两条洛河名称的变化脉络。在商代,在甲骨文中出现了水洛。在西周到战国中期以前,北洛河出现了”漆沮”和水洛的名称,南洛河出现了水洛和佳雒的名称,都有混用现象。最晚是在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正式将北洛河命名为水洛,将南洛河命名为佳雒。秦统一后,南洛河全流域和洛阳均从佳雒。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北洛河为水洛,南洛河和洛阳为佳雒。在西汉中期,发生了司马迁写《史记》的事件,所以《史记》中的“河洛之间”指的是北洛河。曹魏建立后,曹丕改南洛河及洛阳为水洛,从此以后南北两条洛河的名称出现了混淆,洛阳地区也可称为河洛(曹丕还捏造了刘秀改水洛为佳雒的事)。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出现了永嘉南渡的历史事件。所以,当前提到“河洛”时,通常指的是洛阳地区。但在史记中,或者最早的“河洛”连用的情况,指的是北洛河地区。

“河洛之间”指哪里?这个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司马迁生活在秦汉时期,那就只讨论秦汉时期的情况,相关的文物证据和学者研究成果很多。只要尊重事实,理性分析,谁都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还望大家多支持。[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