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中张俭开始对多鹤有种天然的敌意,因为她是日本人,而张俭的妻子小环就是因为遇到日本人的惊吓,不仅失去了未出生的孩子,还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力。

当初父母把多鹤买回家就是为了给张家继香火。

后来,在漫长的共同生活中,张俭对多鹤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情,有次他把偷偷攒下的钱为多鹤买了一条鲜红的围巾,多鹤的双眼随着围巾的飘动流出了激动的眼泪。

可是不知为何,我却被这鲜红的颜色刺痛了双眼,心中莫名涌起对多鹤的一种同情和怜悯。看完原著后,我终于明白了,在这异国他乡,多鹤将张俭视为唯一的依靠和爱,可是张俭对多鹤却没有爱只有欲。

虽然张俭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多鹤有着好感,但是为了安抚妻子,他却只是将多鹤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女孩当作是一个工具。

所以,每当矛盾丛生的时候,这个男人会时不时地感叹:“多鹤,多鹤, 真的是多余了。 ”

而多鹤总是不明白,张俭对她的爱为何会莫名而起,又莫名地湮灭,因为爱上了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她成了个最孤单的人。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1)

01、本能的欲望

张俭面对这么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孩子,不由心生怜意。

而且多鹤和小环两人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小环的性格直率而火辣,而多鹤则温柔而隐忍,也许她的这种性格更能够激起张俭的一种保护欲望。

正因为小环的强势,衬托出多鹤的温柔娴静,所以张俭不可遏制地迷恋上了多鹤,但是这根本谈不上是爱,最多是一种本能的欲望,而且他们两人之间从陌生到有肌肤之亲,根本是无缝对接,所以张俭对于多鹤的好和喜欢都是源自于此。

起初他的抗拒,只是因为一种陌生感,以及天然的仇恨感,随着两人因为借腹生子而度过的那么多夜晚,张俭感受到了多鹤的好,以及她的与众不同,对她产生了一种依恋。

多鹤把挣到的钱交给张俭,张俭看看她,那双半闭的眼睛让她在他脸上印满亲吻。他们已经很久不幽会了,偶然幽会,就是小别胜新婚。深秋的潮冷里,两具温暖的肉体抱在一起简直是求生之必需。他在这场小别胜新婚的劲头上居然说出他平时会臭骂“什么鸟玩艺儿”的话来——“我爱你!”他不止一次地说,说得多鹤都信了。多鹤从来没听过这句话,也不知道它是陈词滥调,她感动得快死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种本能欲望,张俭带着多鹤到电影院的后台幽会。后来被人发现了,张俭偷偷地让多鹤先从后门跑了,然后便虚张声势地大骂,被人抓起来也假装若无其事,打死不开口。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2)

后来,还是小环过来为他解围。

如果,他真的是爱多鹤,就不会让一个女孩置身于危险和尴尬之地。

而且发生了这件事后,张俭非但没有安抚多鹤,反而是开始和她产生了一种陌生和距离感,其实这并非是出于对小环的内疚,而是因为在电影院被抓奸中产生的一种畏惧感,他害怕因此家中的秘密被人发现从而发生轩然大波。

这时候的张俭不仅没有反省自己,反而是莫名地迁怒于多鹤,觉得是她诱惑了自己,做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才会冷淡和疏远她。

所以,张俭对于多鹤的感情完全是源自于一种本能的欲望,压根儿没有爱,他对于多鹤所谓一点怜悯都比不上小环对多鹤的好。

此时的他和小环两人之间的婚姻也进入了倦怠期,而多鹤这个妻子不像妻子,妾不像妾的小姨,对他有着更多的吸引力。

于是,他背着小环,和多鹤偷偷幽会,这种紧张又刺激的感觉带给他一种从来未有过的快感。

那手心真软真嫩,像一切被偷盗来的东西那样难以言喻的美妙,比他和她例行公事地躺成一并排,他触摸她的女性基本点要销魂多了。

这恰恰应征了一句老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而张俭就是如此,但是一旦他们之间的那些秘密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前途,他会毫不犹豫斩立决,这样的男人太自私。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3)

02、生孩子的欲望

多鹤最初被卖到张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用来借腹生子,这种事情在村子里也不是新鲜事,张俭对此也是一清二楚。

其实他也是愿意的,可是因为小环的存在,他只好在表面上做出抗拒的样子。

最初张俭并不喜欢小环,娶她也是公事公办。有一阵他还怨恨过她,因为小环帖子上的生辰是假的。婚后二孩听朱家屯一个同学说,小环是朱家的老闺女,惯得没样,熟人都知道她能闹,没人敢娶她。朱家怕她最后剩成个老姑娘,把她岁数改小两岁。

只是后来在共同的生活中才慢慢产生了感情。小环在婚后的第二个月就怀上了身孕,而且看腰身像是怀了个儿子。

从那以后不仅二孩,连张站长和二孩妈都开始忍受小环的坏脾气,一面忍受,一面还贱兮兮地笑着捧场。

可见,有后代在张家是头等大事,不仅张家父母是这么想的,张俭也是如此。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4)

所以,他不断地和多鹤在一起,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张家留下一点血脉。

二孩连“嗯”也不“嗯”了,一任她自己试探,自己回答。二孩只是加紧了办事效率,一夜好几次。他心里恼恨自己父母,一声不吭也知道他们在催促他。

而多鹤却误以为张俭爱上了自己,所以总会不经意地对他笑,心中想着他。

而在张俭眼中,多鹤来到张家就是用来是一个繁衍后代的, 她像保姆一样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可是在张家人的眼里,多鹤是不属于这个家的,他们约定等多鹤生下儿子后便将她赶出家门。

后来多鹤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后,张俭毫不迟疑地将多鹤丢弃了, 他在人群中看见多鹤焦急的脸,却避开多鹤的眼光。

可见,张俭根本就没有一点爱,如果有爱,怎么会舍得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丢弃在外面,任她自生自灭呢?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5)

03、享受生活的欲望

张俭把多鹤丢弃之后,大哭了一场。这对于他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从十来岁到三十来岁,他没有哭过,连小环肚里的孩子死了,他都只是鼻子酸了一阵而已。

那么张俭为何把多鹤丢弃后,会如此伤心难过呢?

张俭哭从此没亲妈的孩子们,大孩二孩半岁,一下子断了他们吃惯的口粮。不过孩子们会比他好得多,毕竟是孩子,忘得快。但愿他也忘得快些,等水泥地不再干净得发蓝,衣服上不再有掺花露水的米浆香气和刀切一般的熨烫褶痕,他就能把多鹤忘得淡一些。

本来刚刚生出的一丝丝好感,立马被这段文字弄得后背发凉,这个男人太可怕了,他痛哭流涕,是他后悔了,他后悔并非是觉得这样做对多鹤太过残忍了,是因为他离不开多鹤,离不开多鹤曾经给他的那些生活上的享受。

因为自从多鹤来到张家,她每天会把水泥地擦得青蓝溜光,每天张俭下班,她都会及时跪在门口递上干净的鞋子,当然还然后替他脱下脏鞋子。并擦洗得蹭亮。

他刚坐下,一杯茶静悄悄出现在他面前。茶是晾好的,掐着他下班到家的时间沏的。茶杯放下,一把扇子过来了。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6)

他每天穿的衣服,多鹤都会浆洗得干净,熨烫得笔挺。

三个孩子不论男女一模一样的发式,一尘不染的鞋袜。

当家里的钱不够用了,多鹤就会去打零工,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分一毫都毫无保留地交到张俭的手中。

多鹤在家中总是一声不响地为所有人做好一切事情,从来不抱怨,也不会提出任何要求。

所以,张俭也乐得享受这齐人之福,他的快乐在小环那儿,舒适却在多鹤这里。

所以,他一度地这么想过:如果什么都能重来,如果没有一场战争和日本人在中国畜牲了那么多年,我会娶多鹤的,不会在意她是哪国人。

然而他很快被自己的念头吓一跳:我会娶她!我是喜爱她的?

其实,张俭并非是因为爱多鹤才会冒出娶她的念头,而是因为多鹤带给他一种舒适的生活,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所以他迫切要一直拥有这种美好的感觉,所以才动了娶她的念头。

小姨多鹤与张俭(看了小姨多鹤原著)(7)

结语:

小说比电视剧刻画得更深刻,人物的内心也展露得更加一览无余,张俭对多鹤的情感是扭曲的,他并非有多么爱她,只是一种出于自己的欲,但是他却常常用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自我安慰,好像他无法正大光明地娶多鹤,全是为了小环。

其实,小环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在多鹤被丢弃后,她忍不住骂张俭,并且揭开他虚伪的面纱:

“别把账往我和孩子们头上赖。你下毒手是为这个家?这么天大的情分咱们娘们儿咋承受得起?咱可领不起你这情。要这么着,我就带着孩子们回我娘家。不然我怕你这回干顺手了,下回把孩子们拐带出去,躲在哪个旮旯,看着他们把自己走丢了!你现在是厂里红人,得进步,这些半拉日本杂种碍着你进步的大事!”

可见,他这种爱是扭曲而且自私的,而多鹤却将这个男人视为她一生的最爱。

最后,回到日本后的多鹤,虽然她生活困顿,依然把张俭接到日本治病,两人终于结婚了,这个婚姻对多鹤来说该有多么讽刺,这个男人所谓的爱有多么不值一提。

也许,世界上不是每一段恋情都是美好的,有的爱情早已千疮百孔,只是当事人依然沉醉其中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