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听过一个热词,“第六感”。“第六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词汇,因为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根本无法准确解释“第六感”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人体总共有5种感受器官(眼耳鼻舌手),分别对应5种感觉(形声闻味触),于是我们就有了五感,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问题在于:我们是找不到一个准确的人体器官来对应“第六感”的。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1)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坚信“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体会过这种神奇的感觉。

于是,在没有明确科学研究证明的条件下,我们人为地将它归结为“一种奇妙的、不可描述的、飘渺的感觉”。

在科学界,确实存在“第六感”这个说法,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空间位置的感觉,科学术语称之为“本体感受”。在这里,科学层面的“第六感“可能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参照物来理解。

神奇的是,第六感形成的机制较为复杂,理解它的过程需要我们调度其它5个感官,分别是眼耳鼻舌手来完成这个过程。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2)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学者卡斯滕·伯内曼教授却有幸找到了两位天生缺乏“第六感”的人类,这两位患者都是因为手指、脚趾和脊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引起了伯内曼教授的注意。

伯内曼怀疑她们变形的器官生长跟她们的身体感受不到骨骼的正确位置有关。经过科学研究,伯内曼教授神奇地发现,两人的PIEZ02基因均出现了变异,导致失去了活性(根据之前的科学研究,PIEZ02基因跟人体触觉的形成有关)。

紧接着,伯内曼教授对两人进行了实验,工作人员把两人的眼睛蒙住,结果两人别说走路了,站都站不稳(虽然不蒙住眼睛的时候,两人走路也不太稳,但是给人的感觉不会如此明显)。

除了走路不稳、四肢动作不协调之外,当工作人员蒙住她们的眼睛,然后抓起她们的小臂上下移动,再询问她们此时自己的手臂在上方还是下方时,结果两人居然感受不到自己的小臂目前的空间位置。

这说明两人对自己身体的空间位置没有任何感觉。最终,伯内曼教授在论文里面认为这个“PIEZ02基因”就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第六感基因”。

简单来说,缺乏”第六感基因“的人就是其它感官都可以正常运作,但是却因为缺乏触感,导致自己对于自己身体的空间位置没有任何概念。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3)

上面陈述的是在科学层面对“第六感”的研究发现,乍看之下,跟我们日常理解的“第六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有发现吗?其实两者都存在一个“空间”的概念。我们一定还听过这样的新闻,就是我们可以本能地预示到未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特别是母亲跟孩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神奇的、来自生命的联系。比如虽然母子相隔两地,但是有些母亲在孩子出事之前,会感觉到明显的心慌、心胸发闷等身体征兆。还有我们常说的“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不是也预示着我们跟未来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呢?还有我们都知道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就会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4)

我们是如此畏惧空间,又是如此依恋空间带来的安全感。我们与空间的关系是如此微妙,又令人捉摸不透,还记得一个人在家睡觉的日子吗?仿佛一张被子营造出来的微小空间,就能隔绝被子外的一切妖魔鬼怪。

而宇宙又是如此的浩瀚,还有无数的秘密就隐藏在这片星空之中。看过电影《星际穿越》的朋友,一定会震撼影片里面的宇宙观和空间感,特别是男主一个人驾驶着飞船,在浩瀚的宇宙流浪时。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5)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6)

截止今天,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穷尽了一切,仍然无法走出银河系。地球就像宇宙的一个器官一样,永远困在这里。特别是白天的时候,当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谁又何曾想到这一束束散漫在身上的日光,已经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了将近8分钟才来到我们身边呢?也就说,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阳光,只是8分钟之前的阳光。

目前人体对于空间的感受只能达到三维,如果用坐标来表示的话,就是X轴、Y轴和Z轴的集合,所以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立体事物,大脑才能感受到立体事物。如果人有灵魂的话,那么人体逝去之后,我们的灵魂是不是又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呢?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7)

人是如此受限于空间,又如此依赖于空间。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指出的一样,人体对于空间的感受是异常敏感的,任何超出我们人体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我们是无法理解的。正如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出这个范畴的声音,人耳是无法察觉的。

以此类推,把我们置于一个过于窄小或者宽阔的空间时,人体是无法适应的。巨型雕塑就是利用这一点完成了对人类的“空间驯服”(详情请看我上一篇文章)。其实,小到我们走进一个小房间、一间办公室,大到我们走进一个博物馆、广场,乃至面对高山沙漠大海的时候,我们对于空间的感受一直在变化,却又亘古不变。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8)

总之,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或许我们无法给“第六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跟“空间”肯定存在着某种超乎我们想象的联系。只是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我们暂时没法穷极它的秘密而已。

对于我本人而言,我去过数次海边。我对大海这个广袤的空间一种怀有一种异常的恐惧。特别是当无风的海面上,海浪相拥着拍打着沙滩的时候,我会产生一种被空间吞噬的错觉。而对于患有“巨物恐惧症”的人来说,与其说是在恐惧“巨物”,不如说他们在恐惧巨物营造出来的“空间”更为恰当一点。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9)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10)

所以,正如本文论述的“第六感”一样,对于科学层面上的“第六感”而言,本质上就是我们的五官相互协调使用时所产生的一种神奇感觉,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它的影子。每个人都经历过手忙脚乱的时刻,我曾经也经历过,就是太激动或者慌乱的时候,走起路来真的是手脚不能协调的,显得很笨拙,不知道下一步是伸左脚还是右脚。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五官实际上是紊乱的。在平时,我们五官相互协调时,可以自然而然解决许多事情,比如驾驶汽车的时候,眼睛不用看,凭借感觉,手也能自然正常挂档。实际上,这就是科学层面理解的“第六感”,第六感就是我们对于自己身体位置的感知能力,只是这个能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而已。

第六感到底能有多准(第六感到底是什么)(11)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灵手巧的人,也能遇到一些手脚笨拙的人,本质上,这些都关乎我们调用五官的能力有关。手脚笨拙的人,可能只是对自己身体位置的感知能力(第六感)比较差而已。

而至于开头我们所阐述的“第六感”,相对而言,则带上了更多神奇的色彩,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肯定跟“空间”也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对于这些秘密,我们只能静静等待科学的不断发展,再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