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半兵卫

1544年—1579年。本名重治,通称半兵卫。美浓人。被秀吉的诚意打动,成为秀吉的军师参谋,与黑田官兵卫并称为秀吉的“两兵卫”,参加多次合战并全部取得胜利。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1)

“三顾之礼”迎来的天才军师竹中半兵卫年仅三十六岁便与世长辞,但是他的美名却一直流传至今。贵为天下人的丰臣秀吉曾经说:“如果与半兵卫为敌,那么他将是最最可怕的敌人。”而竹中半兵卫却不是那种擅长武艺、有野心的武将,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出世成名的欲望,对权势毫不关心。半兵卫从儿时开始身体便不是很好,非常瘦弱而且曾经多次发病。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2)

信长大人的家臣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效仿三国时期刘备礼聘诸葛亮“三顾茅庐”之法,最终将美浓的竹中半兵卫招募成为部下,作为天下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军士、参谋,半兵卫的能力确实非凡,以至于至今依然有不少小故事小传说赞扬竹中半兵卫智慧,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则是下面的小故事。

伟大的名城攻略

由于竹中半兵卫外表文弱,丝毫不像是一名武士,因此城主斋藤龙兴很不喜欢他,连龙兴的侍从们对半兵卫也十分不礼貌,一天侍从竟然用小便泼向半兵卫。而半兵卫虽然表情恐怖,让人难以与那个文弱书生联想,一边强忍着屈辱,内心中暗暗燃烧着复仇的怒火。决定好报复的计划后,竹中半兵卫首先指示在稻叶山城充当人质的弟弟装病,然后带领精挑细选的十六名家臣以探病为理由进入稻叶山城。一进入稻叶山城,半兵卫立刻发起战斗,趁着敌人混乱埋伏在城外的几千士兵大声呐喊,给敌人以大军来犯的错觉,使整个城池的防御系统陷入瘫痪,敌人的士兵们陷入更大的混乱。此后,以十六人攻陷难攻不落的名城竹中半兵卫的美名在世间广为流传。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3)

得知这一消息的织田信长立刻派遣使者,向竹中半兵卫传达了“只要将稻叶山城转交给我军,我将赐予你美浓半国。”而半兵卫却断然拒绝:“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武士的体面,并非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夺取城池”这一回答虽然让信长大失所望,却加深了信长和秀吉对半兵卫的印象。

随后不久,半兵卫将稻叶山城还给了斋藤龙兴,将家督之位让给弟弟,自己在近江的山脚下隐居,真是一条没有欲望的汉子。此时注视着半兵卫动向的秀吉开始频繁与他接触,无论如何都想把半兵卫招募到织田家,最后在“三顾之礼”后,秀吉终于得偿所望。而对半兵卫来说与其说是效忠织田信长,不如说是被秀吉的诚意感动。从此半兵卫作为秀吉的参谋取得了无数次战斗的胜利,就算是敌方的重臣,半兵卫也会尽量说服他,擅长使用不交战便取得胜利的战术。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4)

三木城“千杀法”竹中大名世间传

作为天才的军事家,三木城“干杀法”使竹中半兵卫名扬天下。1578年秀吉奉命攻占播磨别所长治的三木城,为了消灭播磨地区最大的大名别所家,织田军先将三木城周围的支城逐个击破,将运输兵粮的道路全部封锁,也就是使用“兵粮战术”将三木城围而不打。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5)

播磨的三木城是西国大名毛利家的战略要地,更是前线最重要的据点,面对织田信长和秀吉大军的如浪攻势,毛利方不得不立刻调动援军,使用各种方法尝试向城内输送兵粮,但是秀吉军则利用完美的封锁线将毛利军阻拦在城外。一年之后,包围网奏效,城内终于弹尽粮绝,城内的士兵逐渐失去了斗志,并开始有人被活活饿死。此时秀吉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很快便将三木城彻底占领。开城后出来投降的士兵们各个皮包骨头,仿佛是从地狱中逃出的饿鬼。这就是令秀吉自得的“三木干杀法”,而向秀吉献计的却恰恰是本文的主人公——竹中半兵卫。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6)

“武士必须阵上死”,身抱重病回战场

遗憾的是竹中半兵卫在三木城攻略中,发现自己身患肺病,虽然曾经一度离开战场治疗,但是坚持“武士的死所就是战场”信念的竹中半兵卫又返回了平井山的秀吉军本阵。1579年6月13日,半兵卫终于在阵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临终时,预言秀吉必定会成君临天下。秀吉凝视着半兵卫失去生命的躯壳,发誓使用半兵卫的“兵粮战术”将三木城攻克……

侍奉着信长秀吉,轻松的驾御着战国时代这匹“野马”,拥有无人能及的知略、战术的战国名军师,竹中半兵卫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至今依然被世人传诵。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7)

本人非常欣赏竹中半兵卫,最欣赏的则是他的无欲无求。不过也许是因为他从小文弱,经常生病才会养成这样的性格。最初以为半兵卫真的是只用十六个人便占领了稻叶山城,而其实这却只是进入城池的人数,不过这也足以说明他的过人智慧。黑田官兵卫的智谋不输于竹中半兵卫,但是由于他的野心,秀吉在完成大业后便开始冷落这位智者,而对竹中半兵卫却不能忘怀,经常回忆起他的往事。也许正是因为竹中半兵卫的无欲无求才会使后人景仰,由此可见做人真的不能有野心。虽然半兵卫常兵不刃血便能取得胜利,但是总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卑鄙”,并不是真正的武士应该的做法,但这样确实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

刘备三顾茅庐都请到诸葛亮了(日本效仿三国三顾茅庐)(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