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全网关注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继续在发酵。我询问过多名当年的学生,无论当年语文成绩是否优秀,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说我教他们的时候就是“斯人”,弄得我差点都信了。
确实,很多书法作品都写的是“斯人”,就连头条的发文助手,也自动将“是人”判断为错误,提醒修改!天降大任究竟是给“是人”还是“斯人”?最全面的分析来了,做了自认为比较全面的分析,欢迎点击阅读。
其次,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学术讨论,高手在民间啊于丹所谓“应该属于学术领域的研讨,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的背后,有一种文人、专家、学者的优越感,看不起一般民众。
事实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化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一般的人也有这个学术素养来参与讨论,更何况,这种讨论,并非完全属于学术——是个中学生都学过,凭什么不能讨论?
我虽然是学汉语言文学、教汉语言文学的,但从来不认为我们这个学科有多专业(前些年还算是专业),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比我们高,文学修养比我们强,甚至有些人看的书比我们多得多——有什么值得如此高高在上的呢?
最后,结果不重要,我们不妨把这次讨论,当做人生的回忆与古代文化的再普及
于丹的话虽然偏颇,但我还是赞同她“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的观点。因为读文章,学知识,要掌握的是核心要义。从读书的角度来说,“不求甚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很多人将这个成语认为是贬义词,其实本义是褒义),也就是不要在一字一词上下功夫,不要成为“寻章摘句”的老雕虫,而要学其要旨。
但我个人还认为,这应该成为一堂人生的回忆课。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后,除了辅导孩子,基本上再也不会碰教科书,以这次讨论为契机,让更多的人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想想自己当年的读书生活,岂不是一件妙事?
同时,这次讨论,也可以成为一场古代文化的讨论课、普及课。在追问究竟是“是人”还是“斯人”的过程中,会大量地查阅资料,很多人甚至会翻出尘封多年的教科书,这不就是一场文化的讨论课、再普及吗?
总之,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我们要搞清楚究竟是哪个字,但一般而言,毕竟,考试的时候,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对于我们而言,最后是“是”还是“斯”并不重要,意识到人生需要磨砺、而在经受住磨砺之后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我想,这已经超越文字文学,成为一种精神的大餐和心理的抚慰剂了——这是文学的魅力,更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