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邓万里/图

7月24日,来自平顶山的吕志刚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生命种子”,将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年男子。这一天,他等了13年。

本月,接下来还有两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据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共有14位捐献者,创下了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成立以来单月捐献人数之最。

捐献骨髓后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 河南男子等了13年终于能捐献(1)

等了13年,他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却“不敢高兴”

吕志刚今年43岁,在平顶山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现受单位委派在叶县仙台镇老樊寨村驻村扶贫。

吕志刚平时热心公益,已坚持无偿献血十余次,累计献血量4000多毫升,是无偿献血铜奖获得者。

吕志刚如何走上献血之路的?这离不开妻子李淑斌的影响。

20年前,吕志刚与李淑斌相识。李淑斌在平顶山市中心血站工作,是一名长期固定献血者。

“为了追我老婆,同时我知道献血也是件好事,对咱身体也好,我就开始献血。”吕志刚由此开始了献血之路。

2006年5月8日,他与妻子李淑斌一起参加了市红十字会举行的血样采集活动,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随后便一直在等待着救人的机会。

大概四年前,他曾经接到过一次与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的消息,他当即同意捐献,但最终没有配对成功。“这盼不来,没配上说明缘分不到。”吕志刚为此失望了一阵子。

时隔多年,今年5月,他再次接到平顶山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他又与另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了。

他当即表示同意捐献。但因为有了上次的“反转”,这次他不敢高兴得太早。

随后几天,他进行了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型、体检均合格,“知道我终于能捐献了,特别激动,这一天我等了13年!我就赶紧请假做检查,单位也都特别支持。”

捐献骨髓后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 河南男子等了13年终于能捐献(2)

每晚至少“暴走”一万步,一个月瘦了近十斤

尽管各项身体指标全部合格,但妻子建议他加强锻炼,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捐献。

最近一个月来,吕志刚每晚坚持“暴走”,至少一万步,多的时候将近两万步。同时注意清淡饮食,控制食量,到现在瘦了快十斤。

采访间隙,吕志刚的同事打来视频电话,表达关心,在视频中,吕志刚还化身“爱心大使”,强烈推荐同事一起加入:“来吧,你也捐,咱们一起做好事儿!”

吕志刚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等待了13年,终于等来了救人的机会,此时心情如何?他向河南商报记者分享了一件事。

刚来到省肿瘤医院打动员针的时候,吕志刚透着玻璃,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隔离舱内拿着玩具玩耍,小女孩虽然戴着帽子,但藏不住小孩子的那股活泼劲儿。

“当时,小女孩的爸爸在窗外,跟我说,他女儿接受捐献一周了,身体各项指标都在回升,虽然他进不去,但心里充满感激和幸福。”回忆起这段经历,吕志刚这个七尺男儿眼睛湿润了。

吕志刚说:“因为我的捐献,能让患者健康起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

(编辑 吕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