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和谢文东是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里面的两个人物,小说表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尤其是杨子荣,文革期间风靡一时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使得杨子荣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青年探秘者揭秘杨子荣(丹东俗世奇人4杨子荣和谢文东)(1)

侦查英雄杨子荣

杨子荣1917年出生于山东牟平,1947年牺牲。人们可能不知道,在杨子荣短短30岁的人生里,有12年是在安东度过的。

杨子荣4岁那年,举家闯关东来到安东。在安东的牟平人很多,少林秘宗拳在安东的主要传人周德玉,就是牟平人,解放前一直到五十年代,他在安东开过拳房。安东解放后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常永芬也是牟平人。

杨子荣在安东期间,先是见识了火车,上过两年新式学堂(一说四年),接触到当时中国先进的思想。后来在父亲和姐姐的安排下进入了缫丝厂干活,见到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和人生百态。

青年探秘者揭秘杨子荣(丹东俗世奇人4杨子荣和谢文东)(2)

旧中国安东码头

在安东,杨子荣后来采过石头,伐过树木,到鸭绿江上当过船工,在码头上扛大包、放木排,在江岸上拉纤,从事着繁重的劳动。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杨子荣熟悉了安东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也接触到三教九流、行帮黑道各色各样的人,熟悉了他们的种种规则,甚至对土匪、地痞的暗语、黑话,都了如指掌。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参军当上侦察员起了重要作用。

1940年,杨子荣离开安东到鞍山千山当矿工;1943年春,他回到了山东牟平。回到家乡后,杨子荣参加了民兵组织。1945年,杨子荣参加八路军“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1月24日,部队在庄河登陆。当时在安东的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华命令,海军支队更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辽南三纵队二支队,北上黑龙江。

青年探秘者揭秘杨子荣(丹东俗世奇人4杨子荣和谢文东)(3)

肖华在安东

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杨子荣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匪首“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杨子荣英勇牺牲,时年30岁。

2009年9月10日,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青年探秘者揭秘杨子荣(丹东俗世奇人4杨子荣和谢文东)(4)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剧照

“座山雕”其实就是一个顽匪、惯匪。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国民党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经过东北民主联军多次围剿,最后,“座山雕”手下只剩下20多个人。

谢文东可不一样,与座山雕可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青年探秘者揭秘杨子荣(丹东俗世奇人4杨子荣和谢文东)(5)

谢文东被俘的照片

谢文东原名谢文翰,满族人,1887年生在安东宽甸县的永甸镇,幼年读过4年私塾,16岁开始掌管家业,种地养蚕,贩卖牲口。后因购买土地欠债,绑了磙子沟杨姓富户的票,被追捕,与全家跑到凤城县暂避。1925年,他从凤城县逃到吉林省依兰县(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土龙山西太平屯居住。1932年,在依兰参加了李杜的抗日自卫军,在抗联做过第八军军长,1939年投敌叛变。

抗战胜利后,谢文东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新编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五师师长、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军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

1946年,谢文东所部被东北民主联军击溃,11月被俘虏,12月3日,在勃利县经公审被枪决。

说起来,谢文东是国民党中央先遣军第三军的军长,最后担任十五集团军的司令,虽然人马不是很多,但比起座山雕的“中央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职位要高许多。

杨子荣和谢文东也算是老乡,没有想到两个人成为敌对的双方,各为其主,葬身林海雪原。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