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农历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七夕迢迢牵牛星)(1)

七夕诗词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七夕迢迢牵牛星)(2)

七夕习俗

拜魁星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七夕迢迢牵牛星)(3)

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晒衣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下面我们来学习

编织兰珠手链

巧手的您,快试试看吧!

内容来源|整理自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部分内容有所删减。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七夕迢迢牵牛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