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艺术作品(请容许我把《让子弹飞》称之为中国式的电影艺术品)创作出来给人欣赏,欣赏的人便有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喜好点评它的权利。

让子弹飞细思极恐的细节有哪些(十年前的让子弹飞是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问题)(1)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部电影来思考当今的社会问题,这是好事,也许姜文自个儿都没想到这部电影能火十年!

也许张牧之、黄老爷、师爷、老三、鹅城的百姓,他们原本可能只是剧本里简单的角色,没有太多的深意。但是很多人更喜欢拿他们套用到敏感问题里,因为真的太合适了。电影里的故事虽然荒诞刺激,但却能与现实产生交织,这便给了人们去不断解读它的由头。

让子弹飞细思极恐的细节有哪些(十年前的让子弹飞是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问题)(2)

当然,如果你觉得《让子弹飞》就是正义的土匪打跑了恶霸的故事,那他仅仅就是一个电影。

如果你又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其他故事,不用纠结究竟是不是姜文想表达的,你看出了什么,那就是什么。你甚至可以觉得姜文想告诉我们,坐火车不能吃火锅,否则会遇到土匪。你也可以从马拉列车向右转读出一些知乎不能发的无奈。

让子弹飞细思极恐的细节有哪些(十年前的让子弹飞是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问题)(3)

含蓄的说说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看法。

“张牧之”是个很令人尊敬的勇者,他经历过军阀混战,退役之后,成了麻匪,却“解放”了鹅城的老百姓,“小六子”也为了他主张的公平命丧讲茶大堂,到最后出生入死的兄弟都离开了他,他呢?他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匹白马,绝尘而去。

这虚构的作品与现实何其相似,好在十年后的现在,《让子弹飞》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

黄四郎当初被张牧之打下来了,可是黄四郎真的死了吗?不,他还活着,黄四郎活在每个人心里,只要有人,有金钱体系,黄四郎永远都会存在,可能会迟,但是一定到。打倒一个黄四郎,还会有黄五郎黄六郎,甚至老三都会变成新的黄四郎。

让子弹飞细思极恐的细节有哪些(十年前的让子弹飞是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问题)(4)

而最后,早应该死的黄四郎的身影在火车上。

在守护张麻子和师爷图谋大计的时候,有些人站在阳光下,有些人站在阳光和阴影之间。

牧之和小六子一起听莫扎特的时候告诫小六子要多读书,读书才能有出息。

让子弹飞细思极恐的细节有哪些(十年前的让子弹飞是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问题)(5)

是啊,多读书,丰富精神,才能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寻得自己的方向。不过同时还要多锻炼,没有点肌肉,没点看家本领,日子久了也会礼崩乐坏。这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弱肉强食,你跟别人讲礼貌,别人跟你挥拳头,这时候结局只看你能不能打过那个挥拳头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