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冬至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尤其是高三那年,白天上课,晚上自习,完全没有节日的气氛。想起来那时唯一能让班级里沸腾起来的便是只要有离家近的同学从家里带来自家做的手工擂沙圆,就立即成了全班的宠儿。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说说笑笑,不时会有个调皮的男生多吃了一口女生的汤圆,便满教室打打闹闹起来,原本了无生气的节日顿时火热了许多。

温州爱情故事1 擂沙圆(1)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那时我们这些节日里也不能放松的高三学生来说,最幸福的不是在寝室和伙伴们一起偷偷吃着在超市里买的速冻汤圆,也不是在学校围坐在一起吃食堂提供的芝麻馅汤圆,更不是夜深人静后在校外的小吃街上搞来一碗水煮汤圆大家一起分着吃,我们觉得最幸福的时刻还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和他们一起做擂沙圆,因为只有尝过这味道才算是真正过了冬至节!我看着那些从家里带过来的擂沙汤圆,它们静静地躺在饭盒里,却融化在了我的心底里。我心中无比羡慕,但我学会了等待,因为我所真正期盼的是放假回家能吃到自家做的擂沙汤圆。

后来我考上了异地的大学,冬至是和同寝室的伙伴们一起在宿舍里煮汤圆,虽然是超市里买来的速冻汤圆,但朋友们一起欢度也多少有了一些节日的气氛。还记得有朋友问我“温州人冬至吃煮的汤圆多还是滚的汤圆多?”我想了想,认真的说“我那爱吃擂沙圆!下次放假回来带给你们尝尝!”

冬至很快过去了,转眼到了七月份,是我放暑假的日子。爷爷奶奶特地在家等我回来给我做擂沙圆。我看着爷爷亲手制作的糯米团子在滚开的清水中接受洗礼而变成了QQ的模样,晶莹剔透的颜色,弹性十足的触感,出锅后必须马上放入盛有黄豆粉的宽口盆中。我欣赏着它们滑稽可爱的舞姿,瞧着它们在掺杂着红糖的黄豆粉中滚来滚去,于是那一个个白胖胖热乎乎的糯米团子就像裹上了一层金粉,华丽丽地展露在我眼前,并散发出奢华的香气。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奶奶在一旁和我闲聊起来。说了很多,但大部分我都记不得了,唯一记得的是奶奶说“还记得去年冬至节在医院过,你从学校打电话来问我和你爷爷吃汤圆了没?我说医院哪里有汤圆呀,问你在学校吃了没?你只说好想回家,想吃你爷爷弄的擂沙汤圆!”听到这,我突然很想哭,其实,原汁原味的擂沙汤圆是爷爷的至爱,不过是因为我爱吃甜,所以特地加上一些红糖或白砂糖来增加甜味;奶奶也因为生病不能吃糯米类的食物,却还是满心期待地买好所有原材料耐心等待我回家。

想想那些在外地度过的冬至节,我总觉得还未真正度过。可能是还没有吃到心爱的擂沙汤圆吧,因为这味道才是真正具有节日的感觉!现在回家了,虽然吃的时间晚了,可只要那份感觉还在,那时节就未曾过去。我想,食物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吃的并不只是味道,更是那一份甘愿等待的情,是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特产特说

1、擂沙圆既有汤圆的美味又有黄豆的芳香,既软糯又爽口;

2、滚了黄豆粉以后,没有糖水,容易携带。热着吃,冷着吃,各具特色。

图片来自网络

文/安娜是只猫

------------------

每天与您分享一篇感动味蕾与心灵的原创美文,墨香中品味各方美食,漫谈中品读人间百态。

关注 yishiyisi(长按复制) 遇见你更多未知的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