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亏、出过错后,总结出一个读咖啡包装的顺序,迅速抓取关键信息、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1)

第一步,看清楚咖啡是不是无咖啡因的:

你偏好无咖啡因的咖啡,那就罢了,否则,买错了就真不好办。

无咖啡因的英文字是DECAF;不少无咖啡因的咖啡包装上,用了绿颜色(不敢说是不是所有的咖啡品牌都是这样的。)

本人就买到过一大包无咖啡因咖啡,打开包装了、喝到嘴里才发现,幸好有朋友喜欢喝无咖啡因咖啡,否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找咖啡就像谈恋爱,不是对的口味,真的难以共处。

第二步,看包装里的是磨好的咖啡还是咖啡豆:

“Whole Bean”就是咖啡豆;“Fine Grind Coffee”、“Ground Coffee”就是磨好的咖啡。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2)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3)

当然,你如果在店里挑咖啡,还可以捏一捏包装袋,立刻就知道了。

如果没有咖啡研磨机而买了咖啡豆,那就悲剧了。

而喜欢现磨咖啡的,买了咖啡末,也是欲哭无泪。

喝咖啡就是很矫情的一桩事儿。

第三,看咖啡种类,是高海拔的阿拉比卡,还是低海拔的罗布斯塔豆:

当然,咖啡界有风气,喜欢给高海拔的阿拉比卡唱赞歌,其实罗布斯塔豆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你更喜欢咖啡的“苦”,买优质的罗布斯塔豆也许正适合你的需要。

喝咖啡也是鞋子穿在脚上,谁舒服谁自己知道,不用听他人瞎BB。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4)

第四,看咖啡豆的产地:

巴西、哥伦比亚咖啡似乎很少细分到小产地;

但是印尼出产的咖啡,三大区域不尽相同;

夏威夷咖啡更是与可娜咖啡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蓝山咖啡与蓝山高山咖啡,一个海拔高低,价格可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你是精品咖啡爱好者,就要特别研究包装上的产地信息。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5)

第五,看咖啡是原味的、还是加入了其他的香味:

有的咖啡加了特别的香味,如“榛子香草味”、“法式香草”、“法式焦糖”等等,在咖啡的自然香味外,有另一种风味。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6)

原味与特殊香味的咖啡,感觉就像原味茶与茉莉花茶的区别。

有人爱喝带特殊香味的咖啡;可是有人只喜欢喝原味。

所以,看一下包装上是怎么标的。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7)

有特别香味的,会有这样的字样儿:

“Hazelnut Vanilla”

“Irish Cream”

“French Caramel”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心欢喜处是天堂。

第六,看咖啡的烘培度:

咖啡在从轻度烘培到重度烘培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味道。

简单说,烘培温度高、时间长,咖啡的苦味就越来越明显、香酸味道就越来越减弱。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适合不同的烘培度;不同地区的人,偏好的烘培度也不一样。

所以,要看包装上是怎么标的。

Light roast、medium roast、dark roast是最常见的分类,但其实还会有更细致的咖啡,如下面这个包装袋上的“Light Medium”,或是“City Roast”等等;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8)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9)

有的厂家有自己的烘培度分类系统,搞不明白就要问清楚。

当然,如果咖啡到你嘴里,就只有一个苦字,那就随便了。

第七,如果你非常重视环保、荫下种植、以及咖啡农的权益,你可以找这样几个认证标志:有机认证、热带雨林联盟认证、公平交易认证等。

咖啡师对每款咖啡的总结(如何迅速根据包装上的信息选择适合你的咖啡)(10)

喝咖啡是可以矫情到连咖啡农都要照顾到的。

原因呢?

可以是很高尚,比如人文情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也可以很自我,就只为了杯中的咖啡味道好。

因为咖啡是一种很傲娇的作物,在生长周期里得到的照顾越多,咖啡豆的质量越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你要舍得为这个追求增加开支。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说说你是怎么快速而准确读懂咖啡包装上的信息的,兴许有故事呢。

不知如何选购咖啡?先读懂这几个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