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勤点评】华为的浏览器检测方法专利,通过运用图像熵算法解决了浏览器检测不出网页未打开、显示为空白的场景,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准度,并且大幅提升了浏览器兼容性自动化测试的性能。

集微网消息,据悉,近日华为浏览器MEET X沙龙·教育举行,其资深经理透露,大概再过两年就能够看到更好的华为浏览器面世。此次发言也意味着未来有望能看到华为自研浏览器内核,不再依靠国外的技术。

现如今,在关系到用户体验方面的自动化测试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如界面自动化。大多数情况下,界面自动化都是采用前台元素的信息进行自动化执行的,但如果遇到界面未完成加载,则会导致自动化脚本的执行失败。所以当前大部分脚本中都存在判断下个元素是否存在的逻辑,若存在下一个元素则继续执行。但是在浏览器兼容性测试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为此,华为于2018年9月28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检测浏览器兼容性的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811142994.5),申请人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华为浏览器是自己研制的内核(华为将推出国产自研内核浏览器)(1)

图1 检测浏览器兼容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浏览器兼容性的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集测试页面的页面图像,测试页面是被测浏览器加载的页面(4100)。采集页面图像这一过程包括:确定测试页面是否加载完成。当测试页面加载完成后,采集测试页面的页面图像。可以采用自动化脚本采集测试页面,在自动化脚本采集测试页面之前,需要判断网页是否已全部加载完成,避免采集到一些图像残缺不全的测试页面。

然后对采集到的页面图像进行预处理(4200)。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先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再对灰度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及锐化,去除比较亮的噪点,同时连通相似颜色或强度的区域,消除图像中的孤立点;最后对腐蚀膨胀及锐化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图像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255,使得整个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黑白效果,从而减小后续处理图像的数据量。通过对页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可以增强图像有效信息的可检测性并最大限度地简化数据。

最后确定预处理后的页面图像的页面熵值,根据页面熵值确定被测浏览器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4300)。通过熵算法计算,得到页面熵值E,确定该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一熵值阈值E0。其中第一熵值阈值E0是典型空图像的熵值。若页面熵值E小于或等于第一熵值阈值E0,则说明页面图像是空图像,也就意味着测试页面是空的,存在网页未打开或者显示为空白,从而确定被测浏览器在打开测试页面时存在兼容性问题。

简而言之,华为的浏览器检测方法专利,通过运用图像熵算法解决了浏览器检测不出网页未打开、显示为空白的场景,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准度,并且大幅提升了浏览器兼容性自动化测试的性能。

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未来华为浏览器将以可信任、有价值、正能量为内容建设愿景,坚持为用户呈现可信的高品质资讯。

关于嘉勤

华为浏览器是自己研制的内核(华为将推出国产自研内核浏览器)(2)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由曾在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布局、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标准专利协同创造、专利池建设、展会知识产权、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校对/ho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