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革命的准备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革命的爆发
9月,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群众暴动接连发生。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名,造成流血惨案。同盟会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辛亥革命不仅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道。陈独秀和知识界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把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向了崭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随着一批觉悟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开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的“暂时乱象”,一生中多次谈及统一话题。他认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长江、黄河的流水一样,水流的方向或者有许多曲折,向北流或向南流的,但是流到最后一定是向东的,无论是怎么样都阻止不住的”,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
中山先生的话,今日读来仍然备感见解精辟、匠心独具,特别是那句“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是受害”,尤其值得今日之两岸共勉。无论是“去中国化”,还是抱着“”不放手,亦或是最近火遍网络的“对抗大陆压力”说,正在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当局,无论怎样耍心眼、玩计谋,都逃脱不了祖国统一的挑战,逃脱不了民心思安的历史定律。
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中山先生的嘱托——“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的使命”!
“
牢记使命,牢记初衷,才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代在这个“光辉十月”里应该有的态度!
”
编辑 | 王若蓉
监制 | 付春杨
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委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