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大概从四年级开始就会遇到求1 2 3 4 …… 100的和为多少?(亲戚朋友可能爱用此题考自家学生)同时也会遇到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和。人教版四年级将1 2 3 4 …… 100的求和方法作为例题讲解,主要让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定律和这种头尾相加的思维方式。
例题之后紧跟着的做一做部分中有一道题目:1 3 5 …… 15 17 19=多少?这是前10项奇数的求和。同时练习题第5题有一题计算2 4 6 …… 16 18 20,这是前10项偶数的求和,涉及的都是公差为2的数列,1个到19,1个到20整体计算难度不大。
今天看了两套试题,发现这种等差数列求和不断被用到,第一个题目奇数从一加到了39。第二个题目成了偶数从2加到98。然后,数线段、数角少的时候是要挨个数的(一般也是要求挨个数),但逐渐到高年级可能就是计算,尤其是碰到给定20个点(边),30个点(边)时,挨个数都可能数不清。
关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求和公式算法如果小学老师都教了,那家长当然可以用求和公式来求和,甚至是用通项公式确定项数。
但如果没有教,那么还是要按小学例题给的思路,头加尾然后数多少项,但具体的项数确定还真容易出错,比如从2加到79,老师是否有教总项数的计算呢?奇数个项的和与偶数个项的和中间项该如何去找?
当然高中阶段基本上就很少出现这种公差为1或2的整数和了,正负数的公差不断出现,甚至分数也常常出现。但高中阶段考察的就是公式的应用。
在高中阶段公式的推导是正反相加,还是有别于小学阶段的教法的,也看过一本小学数列求和的方法,因为公差有正负之分,但在四年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负数,所以编者在写通项公式时隐去了公差的定义,公差为负定义为是递减数列,所以会看到an=a1-(n-1)d这种形式,求和公式推导和高中一致。一起看下,例题是奥林匹克题目,不妨也试一试。
现在只想知道,前n项和的公式是否需要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