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担任苏联驻华最高军事顾问的崔可夫元帅在《在华使命》一书中回忆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当时日本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其陆军51个师里有35个师用在了侵华战争上。

崔可夫是苏联家喻户晓的英雄。他曾率领62集团军死守斯大林格勒扬名天下,他的第8集团军一直打到柏林,建立不朽功勋。他曾受到斯大林17次通令嘉奖,本人也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军衔从1942年的少将晋升到元帅。而他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抗战时期曾担任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他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他的名字在世界二战史上如雷贯耳。

日本为什么不是向北进攻苏联(苏联元帅为何说)(1)

老友重逢,叶帅感慨万千,向崔可夫将军赠诗一首:“别梦依稀十五年,拨云破雾见晴天。第聂河畔会故友,谈古论今话当年。”其中“雾”字一语双关,既表明了一些政治气候,又说明叶帅和崔可夫元帅是在雾都重庆相识。崔可夫元帅听完翻译的解释后,十分钦佩叶帅的才华。

在中国期间,崔可夫同中国共产党将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非常欣赏朱德、彭德怀等共产党将领。1943年,崔可夫担任苏联第62集团军总司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得胜利,后来攻打柏林时,崔可夫要求将原来的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就是这支部队,打下了柏林,改变了二战的历史。因为第8集团军听起来更像八路军,这也表明崔可夫对八路军的崇敬。

千字文有言“川流不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就像大河那样川流不息。在二战期间,中国战争对整个二战世界格局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抗战胜利,也对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拖住了日本的兵力,减轻了其他国家的压力,如果中国象朝鲜一样,日本还会有大量中国兵员对抗英美。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实行持久战,日本陆军80%以上的兵力陷于中国战场。日本在中国的战线愈拉愈长,以至于兵力严重不足,无力举行大规模反攻。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日本陆军仍然有64%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1945年,日本向中国投降的陆军即达128万人。日本历史学家藤原彰在《日本近现代史》中承认,“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 中国人民为了牵制日军,作出了更多更大的民族牺牲。抗战8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和中国政府的国际地位愈来愈为美国、英国等盟国认同。1942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中国停止抵抗,我们将面临巨大困难。” 1942年2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武装起来和没有武装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

日本为什么不是向北进攻苏联(苏联元帅为何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