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人生智慧讲解(慧能六祖本来目不识丁)(1)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经论,有各宗的判教,有各宗的教义。

今天我们要说的《金刚经》也是其中一个宗派的依据,那就是禅宗。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又称达摩宗,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金刚经的人生智慧讲解(慧能六祖本来目不识丁)(2)

禅宗的禅,可以理解成是禅定的意思,不过其实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把心专注在一个法境上,一心参禅,以期证悟本自心性,所以名为禅宗。

金刚经的人生智慧讲解(慧能六祖本来目不识丁)(3)

说《金刚经》,还有一个故事。六祖惠能大师,中国禅宗杰出大师,在24岁时,因为在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诵念《金刚经》,产生学习佛法之心,然后到湖北黄梅欲拜五祖弘忍为师。后来为了觅法嗣,慧能、神秀神秀比偈。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到了五祖的认可。五祖夜授《金刚经》给慧能,密传禅宗衣钵信物,慧能成为第六代祖。

慧能成为六祖,但还是有一部分不服慧能的人(一个在做底层苦活的人,让“大师兄”神秀没能成为六祖),没有跟着慧能到南方,然后就有了“南顿北渐”之争:南方的惠能讲究“顿悟”,而北方的神秀讲究“渐悟”。但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修禅,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金刚经的人生智慧讲解(慧能六祖本来目不识丁)(4)

慧能成为第六代祖,声誉却没有神秀那么高。直到后来武则天要请神秀做国师时,神秀说:“我没有这个资格,传承衣钵是师弟惠能禅师。”这时,六祖惠能的名字第一次传到统治者耳中。神秀不愧是得道高人,令人佩服。

慧能本来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年少的时候以砍柴卖柴度日,后来到五祖宏弘忍法师门下,依然干着伙房杂活,但是他开悟了,得到五祖的赏识,得以传其衣钵,成为六祖。这说明了一个人的思想是不受文字的束缚,唯一能束缚得了自己的只有自己,“悟”是由“心”和“吾”组成的。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最重要的是那个“悟”字。

金刚经的人生智慧讲解(慧能六祖本来目不识丁)(5)

《金刚经》是佛教的伟大经典之一,他说出了大乘佛教的智慧,还被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作为禅宗的立宗依据,古代的上层人士大多尊崇此经,还有认为读通之后可以成就佛果。也有人觉得读《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单纯念诵时也能感召八大金刚护法。

《图说金刚经》是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经》为原文,进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通解,让你理解《金刚经》的大智慧。如果你对《图说金刚经》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进行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