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数学帮四年级数学小报之知识点总结,看看四年级大家要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有哪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小报的内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小报的内容(四年级数学小报知识点总结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小报的内容

极客数学帮四年级数学小报之知识点总结,看看四年级大家要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有哪些。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统计

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乘法分配律 摘要: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 b)×c(a-b)×c=a×c b×c=a×c-b×c

②类型二:a×c b×ca×c-b×c =(a b)×c=(a-b)×c

③类型三:a×99 aa×b-a =a×(99 1)=a×(b-1)

④类型四:a×99a×102 =a×(100-1)=a×(100 2)=a×100-a×1=a×100 a×2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 c=a (b 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 93 35=93 (165 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 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b)×c=a×c b×c(a-b)×c=a×c-b×c

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 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 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 38-23=123-23 38146-78 54=146 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

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练习题

一、填空。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 )......。

2. 5.06读作( ),它里面有( )个0.01.

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直角,最少要有( )个锐角。

4.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小数点向有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 )。

5.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度。

6.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它的顶角是40°,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

7.最少用( )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个长方形。

8. 3个1,5个0.1和1个0.01写成小数是( )。

9. 6.8扩大到它的( )倍是680,缩小到它的( )倍是0.68。

10.把3692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亿。

1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 )三角形。

12.不改变下面各数的大小,把它们改写成三位小数。

2.6=( ) 6.41=( ) 10.05000=( )

13、在○里填上“>”、“<”或“=”。

0.18○0.179;0.50○0.5;0.1○0.0999;

4.954○4.96;2.03万○23000;0.29亿○0.092亿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小数都比1小. ( )

2.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 )

3. 正三角形也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4.小红说:“我能画出一个有两个钝角的三角形” ( )

5.0.5=0.50,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 )

6.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7.三根长分别是2cm,3cm,5cm的小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

三、选择题。

1. 下列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

A、400 B、4.04 C、4.400

2. 下面是各组小棒的长度(单位:厘米)( )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A、3、6、10 B、 6、7、8 C、 2、6、3

3.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 在一个三角形中,∠1=40°,∠2=60°,那么∠3=( )。

A、60° B、80° C、90°

5.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

A、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C、减少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20,它也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五、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度,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它还可以叫做什么三角形?

(3)一列火车3小时行312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260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

(4)学校食堂买来面粉950千克,运了3车,还剩5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一条腰长12厘米,那么,它的底边长多少厘米?

以上就是极客数学帮整理的有关于四年级数学小报知识点总结篇的全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