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回答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疑问而写的文章原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青春期有男生追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青春期有男生追怎么办(青春期孩子喜欢异性)

孩子青春期有男生追怎么办

这是回答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疑问而写的文章。原创!

你好,老师们,我是一名班主任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初二的女孩成绩突然下滑,有点喜欢异性的,还和老师发脾气的这样孩子应该怎样沟通呢?原来这个孩子学习状态还可以,最近状态不好,本想找她聊聊,居然和老师顶嘴,现在是管她的老师反而不好,不管她的老师好,看着这样的孩子着急。

喜欢一个学霸级男孩,因为成绩下滑,想和她聊聊,在她身上发生什么了,帮帮她,所以就来气了,感觉老师冤枉她了?老师找她谈话,不搭理老师,父母都不在这个学校上班,基本上长期都是妈妈管,他爸爸经常出差,不怎么和孩子沟通,妈妈是一个小学老师和孩子沟通上也有问题。

老师对他特别照顾,平时都是多鼓励他,但是这次就想问问她原因,为什么成绩会下滑,还有老师发现他上课爱说话,下课爱说话,特别活跃,然后说了她两句,这他就有点记仇了,想找他因为什么成绩下滑,结果他就甩老师。给老师脸色看。

咨询师回答~

首先数理一下孩子的核心表现:

1.开始喜欢异性,是个学霸男孩。

2.拒绝想“帮助”她找成绩下滑原因的班主任。方式是:甩脸色给老师看,不聊,顶嘴。

3.家庭中与父母沟通不畅。

师长的需求和想法:

1.“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找问题,包括看看在异性交往方面哪里出问题了。

2.观念:不应该顶撞老师,不应该甩脸色,应该接受对自己的“帮助”。你的心里应该只有学习成绩,别的尽量别想。

咨询师建议思考角度:

师长需要调整认知,拓宽接纳度,尊重生命的成长历程,相信生命自发调整,积极向上。在这样的心态下,再谈跟孩子的互动和引领,才有效。

1.青春期孩子喜欢异性,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同学面前说话,也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表现,希望得到关注,希望别人(尤其是那个男孩)能欣赏自己,既有荷尔蒙的作用,又有个性特质的促进,看到生命力的我们要为之高兴,而不是批评压制,能做的是单独聊、欣赏、多聊她的优点(除了学习以外的,学习方面关注过多),这是最基本的建立良好关系的方向。

难的是师长容易只关注成绩,不关注孩子成长的生命力的流动,阻滞、防范、谴责、担忧、叮嘱、教育,就都来了。

而生命力是本我的部分,宜疏不宜堵,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动力,这个方面的方向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带着这样的视角、心态、价值观去看待她们,没有聊不好的,所以来心理工作室的孩子们话匣子就像竹筒倒豆子。[机智]

这样,我们会因势利导,借力提升她们学习动力,提升她们跟异性交流的智慧,激励她们把对师长的不当无效的应对方式(愤怒,不理)转变为积极应对,坦诚去聊,借助一些方法促进两代人的相知,说彼此的心里话。那天在工作室,有一对夫妻和孩子沟通时,都哭了。

哭是由于积压情感太久,也由于感动彼此的爱,特别动人。这是人间至美[送心][送心][送心]

孩子们各种反抗,包括能接近不管他们的师长,远离管她们的师长,说明师长的“管”的方式需要调整了,认知系统需要升级了。[点亮平安灯]她们在让我们成长呢!

2.担忧、叮嘱、教育不是爱,要相信十几年的教育下来,我们师长的思想已经在她内心扎下了根,这些思想都在起着作用。

3.孩子成绩下滑,最难过,最着急的就是她本人。如果能主动跟师长去聊,说明这个师长在她心里值得信赖,否则,就是不太信任,她不想听,不想听的是对方的教育或者责备,因为这些都带来自责。自责、内疚是非常低的能量状态,好孩子成绩浮动,已经很内疚和焦虑,再加上外来的“帮助”找问题,她就受不了了,很多孩子抑郁和焦虑症状就是这么来的。

孩子们这样的表现,一方面能鉴别出来孩子在师长面前的防御性很强,也说明长期以来孩子抗挫折能力不够,对自己的自信这部分需要关注和加强了。

这就是我们一直提倡关注人格完善的根源,学习成绩只是一小部分,促动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关注这个人的个性发展、建立跟环境互动的有效方式、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学习通道、学习方法、青春期情绪情感处理、跟父母关系、未来目标、心流体验的累积等诸多方面。

最后总结:师长提升认知系统,兼容、扩容,带着欣赏和肯定建立良性沟通的关系,才有机会去影响孩子;

在对方启动了防御系统的时候,不要“攻城”,这是个比方,师长的方法如果激发了孩子的“刺”,说明她感觉到不安全了,马上封上城门,甚至摆上很多对外的战斗武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调整方式,计划。

高明的“攻城”是润物细无声、对方愿意放下吊桥,收起武器,列队欢迎你。好的咨询师就享受这样的待遇的[给你小心心][心][心][心]所以乐此不疲啊!

只有能进城了,才能知道城里的故事。[太阳][太阳][太阳]如何引领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问题了。所以,我一直感恩于信任我们的那些孩子们家长们!

“帮助”这个词,背后是“我行”“你不行”,是一种不平等,青春期孩子对这方面是非常敏感的,还是调整成“共同讨论”“交流”“分享”等心态更容易打开城门啊![微风]

说了这么多,供你参考!#青春期# #学习成绩# #老师#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