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我们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疾,很多患者是因为眼前出现飘动的黑影或出现闪光点来眼科医院检查,进而发现的。

但很大一部分人常常因为眼前出现黑影,如黑幕般遮挡,视力下降的很厉害,甚至有些病人视野中有一块看不清东西,或者看不见东西,才来医院就诊。而发生在黄斑区的视网膜脱落,常常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完全看不清东西,只能感受到环境光线的明和暗。

有些人出现眼前飘动黑影,总会以为这是玻璃体混浊,是无关紧要的,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检查,那我们该如何确诊这种疾病呢?

一般情况下,由于疲劳和近视引发的玻璃体混浊在休息后会有缓解和减轻,进展速度也十分缓慢,而视网膜脱落引起的黑影,往往是持续性的。为了明确属性,应该去眼科门诊进行检查。

除了做双眼裸眼视力检查、验光检查和眼压检查,裂隙灯及三面镜检查下,可以详细地判断混浊物的来源和性质。

当然,眼底镜检查是最为重要的,是医生确诊视网膜脱落并准确无遗漏地找到所有裂孔的重要辅助检查。

我们的视网膜分为两层,内层是神经上皮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视网膜脱落是指内层与外层发生分离。

众所周知,眼睛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光线通过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结构,将物象呈在视网膜上,使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视网膜脱落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根据视网膜脱落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视网膜脱落和继发性视网膜脱落。

原发性视网膜脱落,特别是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常与近视有关,与视网膜和玻璃体变性密切相关。

高度近视会使眼轴变长,对眼底视网膜产生一定的牵拉,尤其是在剧烈运动之后更容易造成视网膜脱落。

除此之外,由近视等原因造成的视网膜赤道部变性,飞蚊症等,在玻璃体变性、液化、收缩及部分后脱离之后,形成对视网膜的牵拉,从而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体、房水进入裂孔则发生视网膜脱离。

某些外力作用,如:外伤跌扑、高台跳水冲击也会促使裂孔形成,给视网膜脱落创造了病理条件。

视网膜脱落原因主要有什么(视网膜脱落致病原因是什么)(1)

继发性视网膜脱落是指,继发于各种引起眼底病变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及其它各种眼部疾病的视网膜脱落。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眼内肿瘤、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这些疾病会引起各种炎症或非炎症地渗出,再加上形成的增殖性膜地牵引,引起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

检查发现视网膜脱落该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注意什么?

对于原发性视网膜脱落:第一,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封闭裂孔配合巩膜外垫压、巩膜环扎或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玻璃体内充填等使视网膜复位。

第二,使用激光治疗。如果检查发现赤道部及黄斑裂孔处视网膜尚未脱离可行激光封闭裂孔。

对于各种继发性视网膜脱落,第一,其中病因较为明确的,要及早去除病灶,去除病灶后视网膜即可复位。第二,需要进行手术的及时进行手术。

总之,视网膜脱落要在3个月内进行处理,这个时期的治疗效果最佳。一般视网膜脱离后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如不及时固定,视网膜就会变性和萎缩,视力就不易恢复。

视网膜脱落原因主要有什么(视网膜脱落致病原因是什么)(2)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过度用眼,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熬夜打游戏、躺在被窝看手机等不良习惯。

防止近视或近视加重继发的各种疾病;定期使用眼药水清洁眼睛,杀菌消毒,防止角、结膜炎。

要定期检查眼底,观察疾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避免不良用眼习惯和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