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系列文章。
在上一节中,文中介绍了范雎实际执行“远交近攻”的具体过程及效果。
从秦廷执行“远交近攻”的具体落实情况看,所谓的“远交近攻”更像是一种极端亲魏的行动。有关范雎是否为苏秦、郭开、后胜一样的间谍,我们很难做绝对的判断——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出外籍士人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究竟能把朝堂带到何等荒谬的程度。
在范雎倒台以后,秦廷亟待改组。
·
警告:
以下内容主要参考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不参考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请读者注意分辨。
·
孝文安国:公元前253年-公元前240年公元前253年,秦昭襄王54年,楚考烈王10年,魏安釐王24年,韩桓惠王20年,赵孝成王13年,齐王建12年,燕王喜2年。
是年,秦昭襄王至旧都雍城祭祀天帝。此举或与之前的灭周行为有关。
同年,魏廷杀死了卫怀君,改立其弟元君。
也是在这一年,楚廷迁都于巨阳,似乎有意与魏国拉开距离。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52年,秦昭襄王55年,楚考烈王11年,魏安釐王25年,韩桓惠王21年,赵孝成王14年,齐王建13年,燕王喜3年。
这一年,魏廷正式执行《魏户律》、《魏奔命律》。其后,该法令被秦廷引入。
从目前已知的内容来看,当时魏廷旨在迫害丧失男丁的有产家庭,阻止其引进赘婿、后父,并阻止其进行不需要壮劳动力的营生,进而剥夺其占有耕田及房屋的权力。至于目的也非常明显,大抵就是为了有利于地主阶级兼并土地,进而促使地主阶级在战争时期过度动员基层兵力以创造更多丧失男丁的家庭。可以说,《魏户律》、《魏奔命律》应是秦廷“吏推从军”法令的终极版本,也是战国时期列国残暴统治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56年,楚考烈王12年,魏安釐王26年,韩桓惠王22年,赵孝成王15年,齐王建14年,燕王喜4年。
9月,秦昭襄王逝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
韩桓惠王、楚相黄歇及其他诸侯国的将相均参加了秦昭襄王葬礼。
10月,也就是秦昭襄王逝世的1个月零3天以后,秦孝文王逝世。太子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
大抵在这几年间,原秦相蔡泽赴燕,封刚成君。
同年,赵廷送帝太后及公子政归秦。
仍在这一年,燕相栗腹以“赵王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为由,鼓动燕廷发兵攻赵。
有关这一事件需要注意2个细节:
其一,即使在长平之战之后的第3年,赵将乐乘还曾击败过秦军的反扑,可见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仍有相对可观的军事力量;
其二,此时距离长平之战已经有9年,昔日6岁的儿童都已长到了15岁,赵国人口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结合以上2点看,当时栗腹的言论应当只是随便找了一个理由。燕国之所以发兵攻赵,究其根本还应在于当时正值秦廷的权力交接时期,蔡泽等人在或许运作了某些外交活动。
大抵在这一年的秋收之后,燕相栗腹率兵400,000人攻鄗,燕将卿秦率兵200,000人攻代郡,另外还应有一支军队攻取了齐国的聊城。
赵廷则以廉颇率兵80,000人击栗腹,栗腹于是役阵亡;以乐乘率兵50,000人击卿秦,卿秦于是役被俘。燕臣昌国君乐间奔赵。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楚考烈王13年,魏安釐王27年,韩桓惠王23年,赵孝成王16年,齐王建15年,燕王喜5年。
大抵在上一年年末到这一年年初,赵将廉颇追击500里,围蓟都。最终在燕将渠的斡旋下解围而去。
大抵在同一时期,魏军攻取了齐五都中的平陆,疑似顺势攻下了内长城西部的历下;楚军则攻取了齐国的南阳地区。
与此同时,齐相田单攻聊城,守城燕将在进退两难中自杀。
图为当时东方列国的混战情况。
如图所示:
上方3个白箭头为燕军攻赵、攻齐的大致情况;
黄箭头为赵军反燕的大致情况;
红箭头为魏军攻齐的大致情况;
紫尖头为楚军攻齐的大致情况;
下白箭头为之前楚国迁都巨阳的大致情况;
蓝箭头为齐国反击燕军的大致情况——从鲁仲连的言论中看,齐军对聊城的反攻应发生在魏、楚攻齐之后或之间;
蓝圈所示为阿都的大致位置,考虑到齐高唐、平陆均已失陷,阿都大概率在很早以前就被魏国或赵国攻取。
至目前为止,我们来看一下当前的局势:
图为列国同盟形势。
如图所示:
黄圈为横方,成员有秦、燕两国,呈远交近攻之势——前文已述,这样的联盟在战国时期并不怎么靠谱;
白圈为纵方,成员有楚、魏、赵三国,但三者的联盟关系并不稳固——当然,这是战国时期联盟国之间的常见情况;
其中,赵国虽为纵方,但似乎有意拉拢横方以摆脱魏国的羁绊,如上黄箭头所示;
此外,齐廷的态度略有诡异,或许当时齐廷已沦为楚国的半附庸,在楚廷的授意下表示出“事秦谨,与诸侯信”的姿态,以此牵制魏国,如紫尖头及下黄箭头所示。
此时,列国大致排名如下:
秦国依旧是超级强国,不过正处于一个低谷期;
次强为楚国,在楚考烈王继位以后,楚廷对秦国进行了多次凶狠的反击,还攻取了齐、鲁的大片领地——“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形势业已明朗;
再次强为魏国,当时魏国的领土应在600里以上,相比于魏惠王时期“拥地千里”虽有一定差距,但所占据的领地均为人口稠密地区,更兼《魏户律》等一系列法令的刺激,其军事动员力不容小觑——不过,考虑到魏国地缘上的尴尬,此时展现出自身的强大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后一个强国应为赵国,此时的赵国仍处于恢复期,且朝堂内部存在有相当的不稳定因素,但本身依旧有比较强的军事实力;
韩、齐、燕三国在当时均为相对偏弱的诸侯国,随时有可能被列强瓜分。
毫无疑问,魏、楚两国有在东方坐大的趋势——秦廷在此时必须有所作为。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楚考烈王14年,魏安釐王28年,韩桓惠王24年,赵孝成王17年,齐王建16年,燕王喜6年。
沉默了6年的秦国,终于展开了行动。
秦相吕不韦灭东周国。其后,秦将蒙骜出虎牢关,取韩之荥阳,并有兵压大梁之势。
是年,秦廷以蓝田十二县、雒阳十万户封于吕不韦,是为文信侯。
同年,秦廷尊孝文后为华阳太后,列国均割地作华阳太后的食邑。
大抵看到了秦、魏之间的紧张局势,赵国趁机攻燕。当时赵军包围了蓟都,迫使燕国贿赂重金求和。
仍在这一年,楚国废掉了鲁君的封君之位,鲁祀自此断绝。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2年,楚考烈王15年,魏安釐王29年,韩桓惠王25年,赵孝成王18年,齐王建17年,燕王喜7年。
应在这一年的年初,魏廷宣布要征伐燕国,赵谴廉颇、延陵钧助魏攻燕。
有关这一战的结果不见记录。考虑到当时魏、燕两国并不接壤,赵国“助魏攻燕”的举动并不正常。猜想一下的话,或许魏廷的目的只是想让燕国之后谁是赵国的后台,以此警告燕国——现在最好老老实实得待在纵方阵营。
是年,秦廷再度发兵,向赵国的太原地区及河内地区发起了进攻。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3年,楚考烈王16年,魏安釐王30年,韩桓惠王26年,赵孝成王19年,齐王建18年,燕王喜8年。
是年,秦将蒙骜成功占领了赵国太原地区,王龁也顺利攻取了韩上党地区。
3月,蒙骜部南下占领了高都一带的河内地区。
其后,秦军向黄河南岸进发,准备与魏国决战。
图为公元前249-前247年的列国攻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秦军的第一轮攻势,灭东周国,后占领韩荥阳;
白圈所示即荥阳地区;
紫尖头为赵攻燕及魏、赵联合攻燕的大致情况;
黄箭头魏秦军的第二轮攻势,攻取赵太原及韩上党;
黄圈所示即太原及上党地区;
黑箭头为秦军的第三轮攻势,秦军攻取了上党南部的魏高都地区,基本扫除了黄河以北的三晋城邑,开始向黄河以南进发。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秦军的战略虽不见得有多高明,但相比于范雎时期明显严密了许多——可见,秦廷在当时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
也就在同一时期,魏无忌在赵廷开始了一系列运作,最终在魏国组织了五国联军。
大致在4月或5月左右,蒙骜与纵军在黄河以南决战,秦军败绩,退至函谷关。
5月,秦庄襄王逝世。太子政继位,是为始皇帝。
在追击到函谷关之后,魏将魏无忌忽然对韩发起进攻,攻取了管城,除此之外魏军可能还在淇水以南歼灭了韩国背上收复失地的军队,也有可能是攻取了荥阳地区。
根据魏无忌的说法,此时魏军突然攻韩是为了巩固大梁上游的防御——但只要你看一下管城在什么位置,就应该清楚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抵在这段时期,楚廷应当意识到了魏国有吞韩的意向,也可能单纯是因为和魏国在泗上地区有摩擦,因此发兵攻魏。
当时,魏、楚两国在睢阳、蔡、召陵发生了火并,最终以楚军败退而告终。
在秦、韩、魏、楚四国混战的同时,赵、燕两国进行换地,赵廷以龙兑、汾门、临乐三城换取了燕国的葛、武阳、平舒。
注意!
葛可能是齐阿都,武阳即燕下都,平舒则为黄河入海口的重要城邑——这绝不是一场公平的交换。
图为是年东方混战的情况。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魏无忌五国联军攻秦,之后携魏军攻管城的大致情况;
下白圈即韩都新郑,此时魏军的真实目的只能是要将韩国收为半附庸;
黄箭头所示为楚国攻魏的大致情况;
红圈所示为燕国给予赵国的燕下都、平舒、阿都(?)三城——其中阿都存疑,如果属实,大抵应为五国伐齐时期的遗留问题,或许是燕国拥有主权,但地方官实际依附于赵或魏;
黄圈所示为赵国给予燕国的龙兑、汾门、临乐三城;
上白圈即燕都蓟都,可见赵国其实是把之前攻燕都的通道还给了燕国——也就是说,燕国靠割让三座大邑换回了国都的安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场战役中,秦国虽是失败的一方,但它的失败直接促成了魏、楚联盟的火并,并间接诱使赵国产生了吞燕的胃口。
至此,秦灭六国之势已“水到渠成”。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6年,始皇帝元年,楚考烈王17年,魏安釐王31年,韩桓惠王27年,赵孝成王20年,齐王建19年,燕王喜9年。
秦太原郡的晋阳叛秦归赵,秦将蒙骜率军平叛。
另外,秦军可能在这一年顺势夺回了韩上党——当然,也有可能在上一年河外之战以后,列国因为急于火并而并没有收复韩上党。
同年,一个名为郑国的韩国水利专家入秦,为秦国筹划修建郑国渠。郑国的身份其实是韩国间谍,至秦国修建郑国渠也是为了“疲秦”,就是让秦国把大量的人物力消耗到修渠上面,这样就无力攻打韩国了。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
但在实际上,秦国在修建郑国渠期间并没变得有多“疲”,而是持续不断地向魏、燕等国发动战争。
在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可以看到:
韩国往秦廷派“间谍”的真实目的想来不会是“疲秦”,而是用一种极为暧昧的态度向秦廷献上投名状。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韩王,你觉得魏国攻下了管城是个什么意思?
你觉得万一魏国缓过了力气,从管城向前走一步是什么结果?
在目睹了卫君惨死于大梁、鲁君绝祀于莒邑之后,你觉得你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再回头看一下秦国对周室的待遇——换了你,你会怎么做?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5年,始皇帝2年,楚考烈王18年,魏安釐王32年,韩桓惠王28年,赵孝成王21年,齐王建20年,燕王喜10年。
秦、赵联合攻魏。
秦将麂公取卷成,斩首30,000级——注意,这是秦国几乎是秦国最后一次公布斩首数字。
赵将廉颇取繁阳。
是年,赵孝成王逝世。赵悼襄王继位,以乐乘代廉颇。廉颇率兵攻乐乘,而后转投奔魏。
图为秦、赵攻魏的大致情况。
如图所示:
左箭头为秦军的攻势,黄圈即卷的位置;
上箭头为赵军的攻势,黄圈即繁阳的位置;
如白箭头及白圈所示,从之后赵廷的表现来看,当时赵军的真实目的应在打通到中牟的通道,最终夺取上白圈所示的邺邑;同理,秦廷的真实目的应在切断魏长城的要塞,进而夺取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安阳、朝歌等要镇。
有关秦、赵攻魏的结果:
就赵国方面,赵孝成王的逝世及廉颇的出走应该给赵军带来了很多麻烦——最终,赵国将目标转向了攻燕;
就秦国方面,麂公在攻卷之时也不是特别顺利,是役打到了跨年——最终在单单攻取了卷城以后收场。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4年,始皇帝3年,楚考烈王19年,魏安釐王33年,韩桓惠王29年,赵悼襄王元年,齐王建21年,燕王喜11年。
秦国转向攻韩,攻取了10余座城池,具体位置不详。
是年,王龁逝世。
10月,秦将蒙骜攻魏,围攻畼、有诡这两座城池,目前上述两地的具体位置不明。
也大致在同一时期,赵将李牧攻燕,包围了武遂、方城,已经进入了今天的环首都贫困带。
大抵因为赵军的攻势,燕遣太子丹入秦为质,以拉拢秦国。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3年,始皇帝4年,楚考烈王20年,魏安釐王34年,韩桓惠王30年,赵悼襄王2年,齐王建22年,燕王喜12年。
3月,秦军在攻破了魏国的畼、有诡以后撤兵。
也应在这一年年初,赵军攻陷了燕国的武遂、方城。
注意,此时秦、赵两国为同盟关系,秦军主要对付强大的魏国,让赵国能够放开手脚向燕国方向扩张。
也就是说:
赵孝成王末期,“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世之时赵几霸”,这一表象应为秦、赵两国共同对抗魏国的结果。
是年,魏安釐王逝世,魏无忌于同年逝世。魏景愍王继位。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2年,始皇帝5年,楚考烈王21年,魏景愍王元年,韩桓惠王31年,赵悼襄王3年,齐王建23年,燕王喜13年。
秦军向魏国发动进攻。秦将蒙骜攻取了20座魏国城邑,置东郡。
同年,燕、赵之间再度爆发大战,赵将庞煖大破燕军,俘虏了燕将剧辛。
图为是年列国的攻势。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赵军在武遂一带的攻势;
白箭头为秦军在魏境内的攻势。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1年,始皇帝6年,楚考烈王22年,魏景愍王元2年,韩桓惠王32年,赵悼襄王4年,齐王建24年,燕王喜14年。
此时,赵国忽然转向纵方,与楚、魏、韩、燕组成联军攻秦。
在当时,纵方应兵分两路:
赵将庞煖携五国精锐一路直扑蕞城;
楚相黄歇携另一只军队封锁函谷关。
其后,纵方退兵。具体的退兵之由,庞煖部为攻蕞不克,黄歇部为遭到了秦军的反攻。
同年,秦取魏朝歌及附庸卫国,赵取齐饶安。
是年,秦迁卫君于野王。
图为列国攻势。
如图所示:
上黄箭头为庞煖大致攻秦的情况;
白圈即秦都咸阳;
下黄箭头为黄歇攻函谷的情况;
上白箭头为战后赵军攻齐的情况;
下白箭头为战后秦军攻魏的情况;
其中,地图里的一部分地区略有争议,绿圈所示的高唐、阿都地区可能归赵,蓝圈所示的历下可能归魏。
从图中可以看到:
秦廷在被纵方攻打之时,应于赵国达成了某种协议,比如,秦国不干涉赵攻齐及魏国的邺邑,赵国则不干涉秦国攻取魏国的濮阳、朝歌。
同年,楚国迁都寿春,进一步与魏国拉开距离。
就在这一年,秦相吕不韦公布《吕氏春秋》,称如果有人能增加或缩减一字就予千金。从目前传世的《吕氏春秋》行文来看,这部著作在文学上的水平虽然较高但还达不到“一字千金”的程度,此举或许与吕不韦炫耀如日中天的权势有关。
这一年结束。
•
公元前240年,始皇帝7年,楚考烈王23年,魏景愍王元3年,韩桓惠王33年,赵悼襄王5年,齐王建25年,燕王喜15年。
秦将蒙骜攻取了魏国在黄河以北的汲,邺邑地区已经成为了魏国在黄河以北仅存的领地。
同年,蒙骜逝世。
这一年结束。
•
有关上述14年内的始末,我们需要特别注意3个点。
其一,魏国海市蜃楼一般的复霸和骤然崩塌:
魏国在公元前257年出现有反弹之势。在公元前250年到公元前247年的4年间,更是将战国七雄打了一圈,即“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到了公元前243年,即使在秦、赵两国的夹击下,魏国依旧显得十分难啃。
但是,这样的强魏为什么会在魏安釐王及信陵君的逝世迅速崩盘呢?在这里,我们先要排除英雄主义史观的因素,切不能将魏国的富强视为魏安釐王或信陵君的个人行为。这种回光返照式的霸权究竟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终,其中的真实原因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其二,楚对秦的反攻及对南郡的态度;
在楚考烈王一朝时,楚军曾三次痛击秦国,且在每次战后都没有收复南郡的意向。需要注意,当时“江南”十五邑在楚国手里,秦巴郡与南郡是被切断的,当时楚国自淮河流域攻南郡应当是比较容易得手的。但是,楚廷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想要收复的兴趣,这又是为什么?
其三,秦国在扩张上的凶悍及在防守上的疲软:
在这段时期,秦军在扩张方面依旧凶悍,一次军事行动常有10-30余座城池的进账。不过,秦国在遭到列国攻打的时候,防守确实做得不尽如人意,尤其在公元前241年的战争中,赵将庞煖直接打穿了上党、河东、河西三郡,一口气打到了紧邻秦都的地区;黄歇攻函谷也要穿过荥阳、成皋、雒阳地区。我们不禁要问,当时秦国在上述地区的地方长官究竟在做些什么?
上述问题,我们会在下面的一节中给出答案。
·
下节预告:
秦灭六国战争的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