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城投债,这是一种长期以来被认为绝对安全、刚性兑付的金融产品,发行方为各地(省、市、县)城投公司,很多人将其与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混同在了一起,几年前这样的认知也许并没有太多不妥,但这两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先简单介绍一下城投债。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1)

一种由政府隐性背书的债券

网上关于城投债的概念介绍很多,我只挑重点讲,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做过多阐述。

城投债指地方城投公司发行的企业债。短短一句话有两个重点。

(1)“债”和“股”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股”用不着还本付息,可以对公司经营发表意见;“债”到期后要还本付息,持有者不用管公司如何经营,反正借款期限到了以后按约兑付就行了。

城投债是“债”的一种,到期后投资人可以拿到此前投入的本金以及利息,只要公司不破产必须支付。

(2)城投债是企业债

政府向公众借钱叫作国债或者地方债,企业向人们借钱称为企业债。

政府借的钱由政府信用担保,还钱的资金为财政收入,企业借的钱由企业负责偿还,从资金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国债或者地方债明显好于企业债,国家信用远高于任何公司。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2)

城投债是企业债,这么来看安全性好像不太足,但这玩意特殊就特殊在城投公司基本上都是地方上的投融资平台,由地方政府实际控制。

老的《预算法》不允许地方财政出现赤字、政府不能举债发展,于是地方政府想出了一个“妙招”,通过投入财政资金或者用土地使用权作价成立城投公司,然后再以城投公司的名义发债,筹来的钱与财政资金共同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比如造桥、修路、建造公园等。

城投债虽然是企业债但筹措到的资金由政府支配、使用,主要投入到城市的各项公益建设之中,人们很自然会将城投债和政府牢牢联系在一起,觉得城投债就是由政府信用做担保的,城投债自带隐性背书属性。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3)

香饽饽变成了定时炸弹

曾经的城投债堪称香饽饽,利率与企业债类似,比国债、银行定期存款高,安全性方面由地方政府做隐性背书,不会像其他公司发行的企业债那样因经营业绩问题出现违约,相对而言有那么点高收益、低风险投资品的意思。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城投债完成募集后主要投入到没有什么营收的城建公益项目中,借的钱终究要还的,项目没有收入怎么还?只能通过地方财政收入,比如出售土地使用权获得的资金偿还。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再加上货币棚改化助力,所有地方的土地基本上都不愁卖,各地频频出现高价“地王”,城投债的投资者们根本不用担心违约。

如此好的投资品种怎么能让人不爱呢?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4)

不过,现在情况出现了反转,这两年城投债投资风险逐渐增大,原因也很简单,地方政府的专项收入不足。

2022年1-6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2.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的绝对大头是卖地收入,每年都占80%以上,31地在今年上半年的卖地累计收入为2.36万亿元,同比去年下滑了31.4%。

下半年的楼市难有起色,卖地收入将继续处于低位,更令人担心的是不同城市的土地价值完全不同,一、二线城市竞拍人数多,三、四线城市可能真的是卖不动地了,换言之,已经逐步减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还都是一、二线城市的。

没有卖地收入,这些三、四线城市的城投债该怎么办?没人愿意抱着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5)

城投债暴雷的后果很严重

前段时间西部某地区城投债未能按时付息,虽然最终未违约但让市场惊出了一身冷汗,向来被视作刚性兑付的城投债居然出现了这种情况。

从法律上来说城投债与地方政府没有关系,如果真的出现大面积违约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申请破产清算将债务一起带走。

每一家城投公司均是独立法人,虽然背后的实控人与大股东往往是地方财政部门或是国资委,可一是一、二是二,股东在履行完出资义务后是不需要为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

但投资者不可能这么想,人家愿意购买城投债的最大原因是安全,他们相信城投公司背后的地方政府最终会想办法筹集到兑付资金,如果这种固定思维被打破的话,城投债以及地方政府信用可能会被击穿,未来再发债时恐怕连买的人都没了。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6)

除此之外,城投债的暴雷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大部分普通民众并不直接投资城投债,他们主要是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等方式间接投资,这些金融机构投资渠道丰富,会将城投债作为投资工具之一。

理财产品、信托是没有刚性兑付要求的,一旦其投资的城投债违约将导致产品本身发生净值大额亏损,“受灾”范围扩展至全国,因为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不受地域限制,现在网络发达,只要符合购买条件,在任何地方都能购买。

这两年与房地产开发商有关的理财产品纷纷暴雷,城投债的规模远大于房企融资数额,难以想象暴雷后将会牵涉到全国各地的多少投资者。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7)

要么借新还旧、要么恢复土地市场的活跃度

三、四线城市要还上城投债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简单粗暴,即增加卖地收入。

只要有钱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情,卖地收入增加不就能还上城投债了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的楼市可不像五年前,老百姓不敢买房、开发商没钱拿地,土地市场跟着楼市陷入低迷,谁来拯救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呢?我还没找到这样的英雄。

第二条路将重心集中到了金融手段上,即借新债还旧债。

在城投债到期前先发行一期新的筹集资金,然后还上老债,相当于延长了债务到期的期限,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操作下去,等到手里有钱了再“真正还上”。

通过金融手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看着更具操作性,只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有人愿意购买新债,如果市场对于城投债的信心降到了低点,发的新债无人问津,那么借新还旧根本无法操作下去。

城投债会引发什么危机(一颗潜在的大雷)(8)

今年下半年不少地区的城投债到期,我们来看看会不会出现实质性违约,哪个地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可以观察一下是否会为了救市拉抬房价从而激发土地市场活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