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经典,翩翩《诗经》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

和我一起朗声而读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2)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3)

大雅·公刘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原初的居所颠沛不安。

于是他治理疆界田畴,

粮食在场院谷仓堆满。

于是备足远行的干粮,

装进大大小小的行囊,

族人团结去争取荣光。

看那弓箭啊已然举起,

看那戈矛盾牌已高扬,

从此启程迁往那远方。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视察豳地这广袤田原。

百姓追随的身影繁庶,

归顺的民心欢畅安然,

人民从此将永无哀叹。

他登上那高高的山岗,

他又来到低缓的平原。

是什么佩戴在他腰间?

是那美玉和那琼瑶啊,

是那刀鞘的玉饰闪闪。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去往那百泉周边踏勘。

眺望广阔无边的田原,

登上那南冈放眼观看。

于是京师展现在眼前,

一片无垠的山野乡间。

于是就在此欣然定居,

于是就在此扎下营盘。

于是就在此细细谋划,

于是就在此笑语欢颜。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建好那京邑作为凭依。

众人忙碌又挨挨挤挤,

来到犒赏设下的筵席。

主人和宾客登席坐定,

又叮嘱那办事的伙计。

从圈里捉猪宰杀下酒,

用大匏盛上美酒甘醴。

向公刘敬献美酒佳肴,

拥戴为君长万民敬之。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开疆拓土广博又绵长。

在高冈上测量了日影,

又在山坡上考察阴阳,

观测水源和奔流方向。

大军三班轮流来建设,

考察开垦那洼地平原,

垦荒为田来种地打粮。

又考察了西向的山坡,

豳地果然绵远又宽广。

我们笃厚的先祖公刘,

开始在豳地建房盖馆。

横渡渭河去采挖石料,

磨石和矿石准备周全,

馆舍的地基打牢完善。

人口众多且物资丰赡,

纷纷居住在皇涧两岸,

还有沿过涧向上搬迁。

兴建的住房日渐稠密,

一直建到那芮水之源。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4)

大dà雅yǎ·公gōng刘liú

笃dǔ公gōng刘liú,

匪fěi居jū匪fěi康kāng。

乃nǎi埸yì乃nǎi疆jiāng,

乃nǎi积jī乃nǎi仓cāng;

乃nǎi裹guǒ餱hóu粮liáng,

于yú橐tuó于yú囊náng。

思sī辑jí用yòng光guāng,

弓gōng矢shǐ斯sī张zhāng;

干gān戈gē戚qī扬yáng,

爰yuán方fāng启qǐ行xíng。

笃dǔ公gōng刘liú,

于yú胥xū斯sī原yuán。

既jì庶shù既jì繁fán,

既jì顺shùn乃nǎi宣xuān,

而ér无wú永yǒng叹tàn。

陟zhì则zé在zài巘yǎn,

复fù降jiàng在zài原yuán。

何hé以yǐ舟zhōu之zhī?

维wéi玉yù及jí瑶yáo,

鞞bǐng琫běng容róng刀dāo。

笃dǔ公gōng刘liú,

逝shì彼bǐ百bǎi泉quán。

瞻zhān彼bǐ溥pǔ原yuán,

乃nǎi陟zhì南nán冈gāng。

乃nǎi觏gòu于yú京jīng,

京jīng师shī之zhī野yě。

于yú时shí处chǔ处chǔ,

于yú时shí庐lú旅lǚ,

于yú时shí言yán言yán,

于yú时shí语yǔ语yǔ。

笃dǔ公gōng刘liú,

于yú京jīng斯sī依yī。

跄qiāng跄qiāng济jǐ济jǐ,

俾bǐ筵yán俾bǐ几jī。

既jì登dēng乃nǎi依yī,

乃nǎi造zào其qí曹cáo。

执zhí豕shǐ于yú牢láo,

酌zhuó之zhī用yòng匏páo。

食sì之zhī饮yìn之zhī,

君jūn之zhī宗zōng之zhī。

笃dǔ公gōng刘liú,

既jì溥pǔ既jì长cháng。

既jì景yǐng乃nǎi冈gāng,

相xiàng其qí阴yīn阳yáng,

观guān其qí流liú泉quán。

其qí军jūn三sān单shàn,

度duó其qí隰xí原yuán。

彻chè田tián为wéi粮liáng,

度duó其qí夕xī阳yáng。

豳bīn居jū允yǔn荒huāng。

笃dǔ公gōng刘liú,

于yú豳bīn斯sī馆guǎn。

涉shè渭wèi为wéi乱luàn,

取qǔ厉lì取qǔ锻duàn,

止zhǐ基jī乃nǎi理lǐ。

爰yuán众zhòng爰yuán有yǒu,

夹jiā其qí皇huáng涧jiàn。

溯sù其qí过guò涧jiàn。

止zhǐ旅lǚ乃nǎi密mì,

芮ruì鞫jū之zhī即jí。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5)

《公刘》——那一次写入史册的远徙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是华夏族对于周边民族的称谓。周族的发展过程也一直与这些蛮夷纠缠在一起。

《大雅·生民》中说,“即有邰家室”,周族的始祖弃就被封在邰。这里的邰通常认为是现在的陕西武功,但也有学者考证是在山西西南的稷山、闻喜一带。

从尧舜时期一直到夏朝的前期,周族的首领一直担任后稷的官职。到了太康当政,夏朝出现动荡,夏都被东夷的后羿占领。随着太康失国,周边少数民族发生了叛乱。周族也遭到了侵扰,不得不选择迁徙。他们沿黄河、渭水溯流而上,到达了陕西武功,并且把新家仍然称为“邰”。少康中兴之后,周族首领官复原职,而封地也改成了陕西武功的“邰”。

到了夏朝后期,夏桀暴虐,诸侯叛离,商王朝兴起。由于周族与夏王朝关系紧密,因此也被商攻击,于是,周族不得不被迫开始了第二次大的迁徙。这一次他们从陕西武功迁到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由于再不是夏朝的后稷,所以周族首领开始用自己的名字做称谓。《国语·周语》有这样的记载:“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不窋去世后,其子鞠继任,鞠死后,公刘成为周族领袖。此时,周族遭受戎狄侵扰,于是又踏上了第三次迁徙之路。这一次他们选择了豳地,也就是现在陕西彬县、旬邑一带。

这首《公刘》正是反映的这一次的艰苦征程。

诗经必背30篇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