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最关注的两个宏观变量(七大金融机构齐发公告)(1)


继邮储银行10月10日发布公告后,10月16日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人寿纷纷发布有关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

从公告来看,今年以来,银保机构在践行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相关财务指标表现良好。金融机构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各项数据表明,国有大行前三季度信贷投放规模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邮储银行在10月10日也披露前三季度客户贷款数据,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实现进步。

1.七大金融机构迅速行动

10月16日,5家国有银行及中国人寿陆续发布公告,披露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前三季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关成效,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发挥国有金融机构支柱性作用。

工商银行公告指出,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该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通过高质量巡视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场营销能力不断增强,存款竞争力显著提升,战略布局实施和“稳、进、改”有效推进,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全面风险管控有力,经营质态进一步优化。

建设银行公告指出,该行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完善三道防线、母子公司、境内外协同控险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经营业绩符合管理预期,资产回报、资本充足、净息差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前列。

中国银行公告指出,该行持续推进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坚持以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等“八大金融”重点领域为着力点,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内涵,在促进经济大盘恢复回稳的同时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农业银行公告指出,该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守“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两大定位,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经营业绩稳健向好。

交通银行公告指出,今年以来,该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主动担当作为,加大金融供给,优化信贷结构,深化业务特色,夯实资产质量,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寿公告指出,今年以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区域投资力度。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3.3万亿元;全面助推“双碳”行动,绿色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向国有企业改革、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

同为国有银行的邮储银行也在10月10日发布了相关公告。邮储银行指出,在上半年主动前移投放节奏的基础上,统筹做好下半年信贷增长安排,积极增加信贷投放,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继续提升;在非信贷资产的安排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非息收入贡献。在负债管理上,持续优化以价值存款为核心的负债发展机制,实现了“增长适度、结构优化、成本下行”。

2.新增投融资保持增长

在16日晚的公告中,五大国有银行和中国人寿透露了今年前三季度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单。整体来看,五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新增投融资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今年9月末,五大行新增贷款规模达8.83万亿元。

9月末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

9月末中国银行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万亿元以上投融资,9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4573亿元;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

今年前9个月,交通银行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为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

与此同时,服务保障民生也是金融机构的应有之义。建设银行披露,拟出资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截至9月末,中国人寿在全国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600多万人。

3.经济运行动能修复,正常融资需求相应恢复

10月11日,央行发布的最新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8108亿元,显著高于8月份的390亿元;社融增量由8月份的同比少增转为同比多增624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与社融增量分别累计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和3.01万亿元。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9月份金融数据转好,是近期多项政策形成合力的综合体现。同时,随着经济运行动能的修复,正常的融资需求也得到相应恢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9月居民贷款新增规模较上月继续增加19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8亿元,在上月增长基础上继续改善,表明居民消费信心持续恢复。同时,在降息、减税和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政策进一步加码下,市场信心逐步修复,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456亿元,为三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9月份,社融增量也实现超预期增长,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至3.53万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分项来看,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多增约8000亿元,同时,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两项表外融资也对当月社融同比增量产生较大正向贡献。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指出,接下来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攻坚克难,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青财经综合21世纪英文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公司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