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名真有趣,有许多以“江河湖山”加上方位取名的,如以“黄河”的南北,就有了“河南”与“河北”;以“洞庭湖”的南北,有了“湖南”与“湖北”;以“太行山”的东西,就有了“山东”与“山西”。

可是,相应的有个“江西”却没有“江东”,何故?

其实,江西的“江”指的是赣江,这条江是全省最长最大的河流,自南而北贯穿全省,因此,该省简称“赣”。

但是,“江西”并不是因为“赣江”西面而得名。

赣江其实是长江重要的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照理,这个地名应该取名为“江南”才对。

那么,为什么称之为“江西”呢?

其实,“江西”的地名仍是与“江”有关。

江东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江东究竟在哪里)(1)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以“江南道”分置,设“江南东道”与“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治17州,因此,称之为“江西”。“江南西道”面积比今天的江西省范围要大得多,但也是是今天江西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江南东道”治19州,范围则更大,涵盖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

为了区分“江南东道”与“江南西道”,将“江南东道”简称为“江南”;而“江南西道”则简称为“江西”。元朝时,行省制,将“江南东道”的大部分改成为“江浙行省”,而“江南西道”则称为“江西行省”。因此,“江西”这个名称沿用至今。其实,我们在唐诗宋词中可以看到“江南”的称呼,那便是唐朝时的“江南东道”区划。

那么,有没有“江东”呢?

我们在成语中“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江东”究竟指哪里呢?是以哪条江为地理方位的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个典故的出处,这个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七卷《项羽本纪》。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攻打汉军,兵败被困垓下乌江边,项羽深感愧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悲壮的举动,后人将之编成“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成语。

江东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江东究竟在哪里)(2)

其实,当时的项羽已经杀出重围,来到乌江西面的河岸边,乌江亭长驾船接应项羽渡江返回江东,但项羽认为带来的八千子弟兵无一生还,而自己却要渡江回江东,觉得无颜见家乡的父老,才拔剑自刎的。

江东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江东究竟在哪里)(3)

那么,这个乌江究竟是哪条江呢?

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由此推断,此处的“乌江”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是长江的一条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