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出品了众多佳片,时代社会体制的不同,所刻画出的电影人物也不同,每一部影片都有自己的特点。

1994年的时代背景(1994年活着刺痛了多少观众的心)(1)

今天重点说说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郭涛主演的电影《活着》用现在的眼光看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影片,1994年中国社会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跨入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思维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开始思考过去,思考去而不复返的历史伤痛。

1994年的时代背景(1994年活着刺痛了多少观众的心)(2)

《活着》是部剧情故事片,它更是部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历史片,发生在祖辈父辈的时代,片中葛优扮演的“福贵”,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福贵”出生在地主阶级家庭,家中有房有钱,也有一个好媳妇巩俐扮演的“家珍”,在纨绔子弟福贵和他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家产败光,良善的“家珍”在被气跑回娘家后,因“福贵”娘生病又回来照顾这个破败的家。“福贵”也确实有福气,不止是因为有好媳妇“家珍”,在他和郭涛扮演的“春生”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以为再也会不了家的时候,国民党军溃逃,“福贵”“春生”两人被解放军俘虏,“春生”选择留在部队,“福贵”终于回家,两人的命运也发生翻天的转变。文革时期“福贵”因将家产败光未被定为地主阶级,但大女儿“凤霞”因发生烧后变哑,小儿子“有庆”被县长的车撞倒学校墙砸死,而县长就是“春生”,昔日的兄弟,死去的儿子,“福贵”内心的悲痛与矛盾深深的刺痛着观众。

1994年的时代背景(1994年活着刺痛了多少观众的心)(3)

日子慢慢好起来,大女儿“凤霞”经镇长介绍与工厂工人“二喜”结婚,但在“凤霞”生孩子时还是出了事,“凤霞”产后大出血留下了孩子“馒头”走了,“二喜”是个好女婿,在没有了“凤霞”依然常来看望“福贵”“家珍”二老。《活着》刻画出“福贵”“家珍”的不易,再一次次失去亲人备受打击,依然坚强的活着,因为他们珍惜并懂得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