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1)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2)

本文已获得文汇报的授权

wenhuidaily

影片《异星觉醒》的第一个镜头,是一幕全景的星空。

忽然,一个耀眼的光点出现,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龟速前进,渐渐地,生长成宇航船的模样。

看到这个镜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电影,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在雾气蒸腾的沙漠,远方,一个在热浪中翻滚的黑点,从纵深处一点点走近,一寸寸放大。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3)

这个镜头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都想拼命看清来的是什么,究竟是一个拥抱,还是一声冷枪。

同样,在《异星觉醒》的飞船上,正携带着一个未知的火星生命,向着人类飞行。谁也不知道,此刻洋溢在它脸上的,是文明还是毁灭。

而影片,就从这里开始。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4)

看之前,我对这部电影还是有所期待的。

单从海报上看,我本以为是类似《地心引力》或《火星救援》的电影,是部太空灾难片;可看到一半时,当神秘生命体迅速成长为软体怪兽,我才意识到,啊,原来是《异形》;等到看完全片后,我再一琢磨,噢,闹了半天,原来是《屏住呼吸》啊。

虽然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宇宙中的国际空间站里,但从本质上看,这就是一部“密室逃脱类型”的惊悚片,内核上与《屏住呼吸》更为相近。

两者都是在一个密闭空间内,有一个能力超变态的反派,对主角们展开猎杀,而主角们又逃不出去,只得在绝境中求生。

这其中,并没有宏大的世界观设定,也看不出构建怪兽宇宙的企图,而只是一个小格局的追逃片。

说实话,这与最初的观影期待,还是有一定落差的。

不信你看本片的英文名——Life,生命。何等的野心侧漏?

可影片最终呈现的内容,却撑不起这样的主题。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我们在观影前,要适当地调整期待。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5)

让我们把本片放回“密室逃脱”的框架内,再看。这回就舒服多了,完成度也上来了。

这类影片看什么?

主要三点:叙事节奏、惊吓点设计、意外的制造。

首先在叙事节奏上,本片的处理是不错的。这也是本片值得一看的主要原因。

空间站里,怪兽在迅速地长大,能力在一点点变强,船员一个个死去。其中船员的死去,就像是这个危机事件的时间刻度:6个人,每死去一个,怪兽吸血后就长大一倍,人类生的机会就少了一分。

整部影片紧张感的建立,就是在怪兽不断强大与船员不断死去的这种越来越悬殊的实力对比中,得以实现的。

所以,观影全程还是可以做到“基本无尿点”的。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6)

再来说惊吓点的设计。

密室逃脱电影的惊吓点,无外乎两种类型:第一是利用空间的隐蔽性,搞突然袭击。比如怪兽会突然出现在镜头中,比如打开一个不知道会有什么的箱子或壁橱;第二是通过刻画反派的变态能力,制造恐怖。比如怪兽吃人的画面,比如怎么打也打不死带来的绝望感…

这两种无一例外,在影片中被反复运用。

虽然并不新鲜,也并未做出太多新意,但是确实管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被怪兽从体内吞噬后的船员,鲜血从口中汩汩涌出,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喷射出的鲜血像是悬在空中的一团团结晶体,呈现出一种有层次的“沙画感”。那个画面很具奇观性,但同时又是一种对恐怖氛围的表达。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7)

下面说说意外的制造,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角色的黑化”,像是《心慌方》里的探长昆廷,这个最正直的角色被逼入人性的死角,最终露出了自己的阴暗面;

比如“惊天秘密的揭晓”,像是《逃出绝命镇》中看似无公害的白人美女,其实却是夺命的诱饵,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比如“结局的反转”,像是《科洛弗道10号》中的两层反转,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第一层反转中看似被推翻的东西,在第二层反转中又被证实,这是这部电影设计最精巧的地方。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8)

而在《异星觉醒》中,角色的黑化是有苗头的。

这里要先吐槽一下本片的人设,太苍白了,6个角色中的4个都是面目模糊的,唯有瑞恩·雷诺兹扮演的宇航员和黑人科学家,相对是有性格的。

前者几乎照搬了“死侍”的设定,还是一副贱贱的样子,但可惜死得太早,只是个调节气氛的功能型角色。

后者是性格相对丰满的,是他将火星怪兽从一个干细胞养成了一个生命,也是他说出那句:“其实Kelvin是无辜的,它不是想蚕食人类,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已为之。”一个典型的道德感爆棚的圣母形象。最后也是他甘愿献出自己的双腿,让Kelvin吸食,帮它活下去。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并没有把这个角色深入下去。尤其是在动机的建立上,很是潦草,自己献身,还要拉上同伴,甚至赔上整个人类,实在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9)

再看影片最后的反转。(以下含关键剧透,请谨慎观看)

看完了这个反转,说实话,我心里有一种不适感。

我回家特意查了这部影片的相关新闻,发现它并没有要拍续集的打算。

如果说有续集的话,虽然结尾的反转还是破坏了这一部的完整性,但至少是一个这么做的理由。

但如果根本没有续集的话,这个反转就太做作了,典型地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效果而强做效果。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10)

而让我感到不适的最主要原因是,它营造的是一种纯然的绝望。我承认,很多时候,反转是要带有绝望感的,但一定不是纯然的绝望。

比如我们看《迷雾》,最终男主角放弃了自救,杀死了同伴、妻子并准备自杀,这时他才发现希望就在眼前,其实所有人本不必死。

这个结局挺绝望吧?是的,很绝望。可是,那并不是纯然的绝望。

因为我们看到,最初那个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第一个走入迷雾里的母亲,获救了。对不对。虽然很多人失败了,死去了,但是最终,“爱”胜利了。

电影终究是要传递一种观念的,哪怕是绝望,也会最终从绝望里开出花来。所有不含积极观念的绝望,最终会沦为一种无趣的戏剧效果。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11)

由此再看《异星觉醒》的结局,是要传递什么观念呢?

什么都没有。

剧中人和怪兽斗争了这么久,牺牲殆尽,就是为了阻止怪兽来到地球,但最后,它还是来了,并被愚昧的人类拯救。

黑暗吞噬了整片海面,女主角的嘶喊响彻天际,男主绝望地叫着“No!No!”,影片结束。

戏剧效果是足够了,但毫不深刻,给人的心理感受也非常的沮丧。

异星觉醒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异星觉醒略失望)(12)

综上,《异星觉醒》这部影片,整体上还是一部可看性较强的电影。

但同时,它也只是一部小格局电影,没有太大的野心,处理上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硬伤,但有不少软肋。

此外,它还破除了一个误区:并不是有反转的电影,就一定是好电影

拇指阅读

影视 | 文艺 | 新知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历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