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家喻户晓;里面描述的精彩情节,更是脍炙人口。不过,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三国演义》描述的许多精彩情节,在真实三国历史上并不存在,都是假的。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由作者虚构的情节呢?

过五关斩六将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耳熟能详。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在离开许昌后,护送刘备的两个夫人前往河北,寻找刘备。由于是不辞而别,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上,关羽遭到了层层阻拦。但他凭借一把青龙偃月刀,闯过5处关卡,斩杀6位大将,终于抵达目的地。

罗贯中如何写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1)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三英战吕布”是袁绍聚集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一幕。当时,刘备、关羽、张飞是以公孙瓒的部下出场的。但实际上,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中,并没有公孙瓒。刘备、关羽、张飞也并没有参与讨伐董卓。所以,“三英战吕布”纯属虚构。

温酒斩华雄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董卓帐下都督华雄前来汜水关挑战袁绍联军,连斩袁术和韩馥手下两名大将,气焰极为嚣张。袁绍感叹,可惜上将颜良、文丑没来,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不怕华雄。

就在这时候,关羽站出来毛遂自荐。然而,袁术嫌弃关羽是一名马弓手,要将他赶出去。曹操阻止了袁术,还为他温了一杯酒。关羽没有喝酒,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结果,等关羽出帐斩杀华雄回来,那杯酒还是温热的。

罗贯中如何写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2)

当然,这个情节也是假的。如前所述,关羽等人并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行动,自然就无从与华雄一对一单挑。事实上,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记载,斩杀华雄的是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孙坚。罗贯中“张冠李戴”,将孙坚的事迹嫁接给关羽,可能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形象吧。

桃园三结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刘备、关羽和张飞来到张飞家后面的桃园里,准备了乌牛白马,作为祭品,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罗贯中如何写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3)

这个情节在中国古代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无数人模仿着他们的行为,焚香结义,连台词都照搬照抄,全部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只不过这也是虚构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并没有结拜为兄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先主(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这是说,他们关系好得跟兄弟一样。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