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新老交替、规则改变的情况下,向来“强无敌”的中国代表队居然跌至第三!对比过去常年霸占老二地位,甚至一度超过美国拿全球第一的成绩,老三这么个尴尬的成绩实在“拿不出手”。奥运会刚结束时,想必国家体育局头皮都硬了,低头正打算迎接铺天盖地的骂战时,惊奇的发现:诶?怎么没人骂了?

不止没人骂,网络上还出现各种安慰和庆祝,网民大喊“国家运动员都辛苦”的口号时,顺便还炒红了一拨体育网红。如此宽宏大量的态度,相比刘翔2008年中途退赛时遭遇的尴尬,可谓天壤之别。连CCTV都出来表扬:现在的网络舆论环境趋于成熟,网民素质显著提高。

手撕质疑是什么感受(论撕逼的重要性)(1)

其实不止舆论情绪,游客在国外的行为也收敛不少,年轻人让座更成为普遍共识。与2008年之前相比,国人素质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很少有人想到,这样的提升,竟是托了过去“撕逼热”的福。

1、 激进的三关正确监督每个国人

网络舆论虽然有时扭转黑白,但对三观端正的要求严苛到畸形的地步。想当初中国熊孩子在埃及神庙刻字,立刻被网友人肉出来,随后如同网络游街一般被骂出来道歉。虽然过程太过激进,但确实是对熊孩子和各位父母们一记大警钟。跑去国外丢我们的脸?快去看看上一个被人肉的熊孩子哭成什么样子了!

2、 将过去未闻的角落放入太阳下暴晒

从“微笑书记”到“悬空视察”,从“极度贫困”到“环境破坏”,一切被利益持有者掩盖的问题全都被大大小小的媒体挖出来曝光。媒体泛滥的时代,只需要一张照片发上网,立刻引起连串波澜。网民骂着骂着,就把这些问题骂成了热点。热到人人都得忧心,热到政府必须管理。那些阴暗潮湿的角落被网民一再挖出来暴晒,除非问题解决,否则吃瓜群众还会一直观望下去。

3、 反转反转再反转,教会众人理性看待事件

“震惊!小轿车撞倒老人竟拒不承认!”

“震惊!老人居然讹诈扶他的好心车主!”

“震惊!肇事者竟抹黑老人污蔑!天理何在!”

“震惊!上面居然全是骗人的!真像何在!”

一连串感叹号下来,网民的情感被翻来覆去玩弄,终于玩精了。出来一个“震惊”事件,大家首先想到是否是炒作,再想到是否有内幕。不再急于表达情绪的同时,理性也逐渐滋长成熟。

手撕质疑是什么感受(论撕逼的重要性)(2)

4、 从小圈子扩展到全民,充分讨论大小事

从“经济泡沫”到“版权保护”,从“国家策略”到“文化消费”,伴随国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网速的飞速提升,曾经只在智库间讨论的议题,现在都拿出来全民发酵。每个群体都能跑出来发声,共鸣越多,声音就越大。虽然其中仍不乏头脑发热的评论,但至少能提供一个明确清晰的舆论方向。

5、 舆论不断试错,引起全民性反思

任何环境都有成长的过程,舆论在不停发展的同时,也不停打我们这帮网民的脸。曾几何时我们大骂教育不公,然后被“英国引入中国教材”的新闻打脸;曾几何时我们大骂“科技落后”,然后被各类高科技成就打脸;曾几何时我们大骂“无奸不商”,然后被努力洗白的各大“奸商”轻轻拍脸。

迷信舆论的资本也被啪啪打脸得欢快。

小鲜肉经济破产,粉丝撑不起越来越昂贵的电影。IP野蛮发展,精品缺失,文化娱乐产品越来越空壳化。等等问题,也揭示了网络大媒体时代的弊端。然而全民媒体的发展却让我们尽早触碰这些雷区,现在,面对越来越爆炸的信息,舆论却逐渐走向平和的理智。

手撕质疑是什么感受(论撕逼的重要性)(3)

这,才是大媒体时代最大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