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haidi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诉上海老底子情
话说馄饨和饺子haidi说起馄饨,在上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它是绝大多数上海人家之所爱。上海人说的馄饨一般泛指大馄饨, 小时候在上海外婆家,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大馄饨了。特别喜欢下好馄饨,放在调好的猪油酱油汤内,覅忒赞额!相对来说,煎馄饨和冷馄饨我吃的比较少。
上海大馄饨通常上海人家平时包的大馄饨,是菜肉(主要以青菜或荠菜拌肉糜)馄饨。除了菜肉馄饨,上海还有虾仁馄饨、三鲜馄饨、素馅馄饨、蟹粉馄饨、刀鱼馄饨、黄鱼馄饨……等等。现在上海大馄饨,馅料和汤料比以前丰富多了。特别是“吉祥馄饨”的出现,它的馄饨馅料多达70余种!真让人大开眼界!馄饨汤料从老底子的猪油酱油汤,变化为清水加紫菜、虾米、蛋皮、榨菜,放点盐、味精等。当然也有的会用上高汤的。关于上海滩这些传统的馄饨,所有的上海人几乎都是耳熟能详了,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上海三鲜小馄饨上海人的小馄饨,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吃的少。到了福建三明后,小馄饨吃了多些。福建人把小馄饨喜欢称为扁食或扁肉,肉馅一般不像上海人那样用刀剁的肉糜,它是用槌敲打制成的肉馅,用薄竹片抹一点馅在皮上,单手攥紧即可。这个扁肉就是如今三明沙县小吃里的馄饨,现已遍及上海各个角落。沙县小吃里还有种馄饨皮是将猪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木薯粉,制成薄如纸张的片状食品,又称肉燕皮。它可以单独入水做汤。也可以配以其他原料,做成扁肉燕(燕皮馄饨)、太平燕等多种名菜和风味小吃。扁肉燕是用五花肉剁成馅,也可以加入虾米、马蹄(上海人称地栗)等,以切成二寸方片的干燕皮包馅,并将燕皮中腰合拢捏紧即成“燕皮馄饨”,可当点心吃。入开水中煮沸捞起,调入紫菜、芹菜米、虾油、绍酒等作料加入高汤即可。也可以将燕皮馄饨蒸熟与鸭蛋共烹即成著名的“太平燕”。‘
沙县小馄饨~扁肉
燕皮馄饨紧随沙县小吃馄饨其后的福建千里香馄饨王,也在上海相继登场。我在福建时,尚未出现这个千里香馄饨王。回上海后,刚开始出现福建千里香馄饨王的时候,我非常纳闷和诧异:这是福建哪里的馄饨呀?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福建莆田仙游人“新创”的一种馄饨。
千里香馄饨王的小馄饨早年我曾到莆田闺蜜的公司工作过四年。那里根本没有当地的馄饨,只有很少的几家沙县小吃店在那里。时隔多年,他们凭空胆大地在上海独创了“千里香馄饨王”,居然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它的主要特色在油料上。油料是用葱白、大蒜、十三香、干姜、排骨味王、芝麻面、八角等用猪油熬制而成。个人感觉千里香馄饨的汤料太油腻了。在千里香馄饨王之后,莆田人又在上海创立了“老上海馄饨铺”(千里香馄饨王的翻版)。其实就是莆田人做的不算地道的上海馄饨,却也有一定的市场。我吃过这些馄饨,和正宗上海馄饨还是有区别的,我还是喜欢正宗上海传统的馄饨。说实在的,除了馄饨,上海其他的小吃也有很多外地人在经营的,虽然也有做的好的,但更多的口味还是有点差强人意。难怪不少老上海人都经常会嘀咕,现在的物事么老底子好“喫”了。虽如此,但是这些由外地人开的上海传统小吃店,依然有着自己的市场。我在想,也许是年轻的上海人口味与父辈的口味有了变化,也许是多了不少新上海人的缘故。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原因肯定是很多的。从小我吃馄饨吃了多,对于水饺了解不多。家里都不包水饺的。之前我一直认为馄饨皮薄,水饺皮厚。1999年,在福建的国企破产,我回沪打工。一天下班,我到出租屋弄堂口的夜排挡吃东北饺子~是房东介绍的。摊主是一对夫妻,老板是上海到东北插队的回沪知青,老板娘是东北人。老板娘擀皮,并和一位小工负责包水饺。老板负责下水饺,接待客人。当时我看着老板娘擀皮我就惊呆了,三张皮一起擀!饺子皮擀得很软,边缘很薄!我要了一份芹菜肉馅水饺,等一盘水饺上来,我愣了下,没有汤?老板,有汤吗?有!一碗煮水饺的面汤端了过来,我脑补了一下,再看了一旁在吃的食客。总算明白了:原来吃饺子不等同于吃馄饨,饺子是粘醋吃滴!差点出洋相![调皮][调皮]老板看着我,说了句“搿叫原汤化原食”!我尴尬地笑了笑。之后,在上海我想吃水饺时,一般都喜欢东北水饺,大娘水饺、山东水饺很少吃。或许与这第一次吃水饺有关?!
东北水饺记得我们水仙花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有次助盲~为盲人包水饺,有一位山东美女志愿者,自告奋勇擀饺子皮,一次最多可以擀出8张!彻底让我惊得目瞪口呆!沙县小吃里也有饺子,不过是蒸饺,皮子是一般的现成饺子皮。馅料是剁好的五花肉、胡萝卜、葱、香菇,加入地瓜(山芋)粉和鸡蛋,这蒸饺俗称“老鼠饺”,也有的叫“柳叶饺”,用蒸格蒸熟的。我觉得蒸饺干呼呼的,每次吃的时候,必向老板要碗“清汤”,不过我虽喜欢蒸饺却吃的比较少。沙县小吃里还有种饺子,将当地的特产芋子用做外皮包的,当地人称之为“芋饺”。芋饺的做法比较奇特,全是用手捏成,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芋饺肉馅通常会加香菇、冬笋、豆干、胡萝卜、马蹄(地栗)等,口感非常鲜美。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芋饺一般在福建、江西、浙江才能品尝到。在上海的沙县小吃店几乎都没有供应芋饺,据说是上海的芋子不适合制作芋饺。另外沙县小吃还有一种只有在当地才供应的“米粿饺”,是用粳米蒸熟后,用木槌锤打后做皮子包的饺子,是当地逢年过节的必备佳品。因为工具、场地、时间等各方面原因,除了当地,在其他地方的沙县小吃都没有供应“米粿饺”。近几年我也很少在上海吃沙县小吃了,因为现在很多上海沙县小吃都不是沙县人开的,虽然他们都是福建人,但是做出来的味道不是很正宗。我更多的是买些生馄饨和生水饺回来,自己烧了吃。
沙县小吃蒸饺
沙县小吃米粿饺超市速冻的馄饨、水饺基本上我是不吃的。我住在浦东南新时,在南新菜场里,有家专门做馄饨和水饺半成品的摊子,他们的馄饨和水饺比较合我的胃口,我经常会买来自己烧了吃,直到菜场拆了。现在居住桃浦,也找到了适合我口味的馄饨饺子半成品摊。不过,每次我煮好饺子,是调好汤,像吃馄饨一样吃的。是个标准的“洋盘”。最后我要说说我们上海人的“锅贴饺”和“蛋饺”。锅贴饺上海人喜欢直接叫“锅贴”,它是由饺子皮包上肉馅(主要是以猪肉馅为主)后成饺子状,先在平底锅里倒入少许油,将包好的锅贴平放到锅中,用小火煎至微黄,再加入一小碗水,有的还撒上芝麻,开中火盖上锅盖,焖煮至锅贴变熟了就可以出锅了。吃起来鲜香焦嫩软硬相宜。蛋饺按照上海人的习俗,是做菜吃的,逢年过节,蛋饺在饭桌上是必不可少的菜肴,我非常喜欢吃。现在市场上有现成的蛋饺买,我在做“新雅半成品”促销员时,到了春节前夕,蛋饺是供不应求的!但是我还是喜欢吃自己做的。一般在春节前,我得花上大半天做蛋饺。现在自做蛋饺,不像从前,每做一个蛋饺,必须拿块肥肉在大汤勺里擦一下,可以直接把食用油倒在蛋液里就可以了,做起来快多了。
上海锅贴
上海蛋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扩大,慢慢地对馄饨和水饺有了些了解:馄饨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小吃。流行到南方后,得到了发扬光大,于是馄饨有了独立的风格。饺子重馅料,馄饨重汤料。馄饨皮是方形的(有点象梯形),厚薄一致。水饺皮是圆形的,厚薄不一,手工擀的饺子皮中间厚,周边薄(机器压出来的水饺皮就不尽人意)。馄饨通常是连汤带水吃的,水饺通常是水煮熟捞起后,蘸料吃的。馄饨的叫法在各地也不同,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四川叫抄手、皖南叫包袱,广东叫“云吞”等等。我初到三明时,当地人把上海人的大馄饨叫“水饺”!不过现在大家都跟着上海人改过来叫“馄饨”了。其实我不喜面食的,却对馄饨和水饺是“情有独钟”。当然我吃过的馄饨和水饺的品种也很有限,希望老底子的老师们能介绍更多有特色的馄饨和水饺给我,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感恩!2021.1.1配图来源:网络鸣谢:海弟女士赐稿分享!海弟女士热文原标题:《话说馄饨和饺子(作者:ha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