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定谔的猹

在牛年春晚上,前TVB视后胡杏儿客串出演了小品《开往春天的地铁》,少见地在以北方语系为主地在春晚舞台飙起广东话。引发一些内地熟悉胡杏儿的观众讨论的同时,也让不少港媒大肆报道。

但也有不少网友,尤其是昔日的港剧情怀粉表示:不得不感叹如今香港娱乐圈都衰落到什么地步了!堂堂TVB视后胡杏儿来春晚小品打个酱油,说几句广东话,都能被港媒当大新闻大书特书!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1)

而上一次有香港演员参演春晚小品,是在99年春晚的《减肥变奏曲》。当时的曾志伟和沈殿霞来春晚,那可都是站C位的大咖待遇。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2)

而那个年代,不管是香港的歌星还是影星,来到春晚舞台,那可基本都是万众瞩目。

曾经香港艺人对于内地人来说是要“仰视”的存在,但如今风水轮流转,娱乐圈已经是内地流量明星的天下了。

如今随着香港娱乐圈的衰落,年轻一代的香港艺人在内地有影响力的屈指可数。胡杏儿之前凭借《演员请就位》算是在内地翻红了一把,但也只能在春晚打个酱油。虽然或许跟胡杏儿怀孕了不适合高强度工作有关,但就算排除这方面因素,胡杏儿的流量也已经没法跟同台的倪妮唐艺昕张雨绮这些内地女星相提并论了。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3)

而目前在内地人气比较高的香港年轻艺人屈指可数,邓紫棋和陈伟霆算是少有的在内地比较有知名度的存在了。但是前者唱的都是国语歌(唯一出圈的粤语歌还是翻唱beyond的《喜欢你》),后者一直在演内地剧说国语,事实上两人都长期在内地发展,跟香港娱乐圈已经没太大联系了。

在TVB最为辉煌的八九十年代,曾培养出了包括刘德华梁朝伟古天乐在内的众多叱咤华人娱乐圈的巨星。但到了黄宗泽、胡杏儿这批2000年后才走红的TVB明星,在内地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虽然还能在一些合拍剧里当上主角,但风头已经被内地的小鲜肉和小花旦给盖过去了。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4)

而2010年之后才出名的王浩信、蔡思贝等新一代TVB小生小花,哪怕拿了视帝视后,也没有太多提升其在内地的知名度。如今的TVB明星在内地已经沦为了小众艺人,不是TVB的死忠粉基本对他们都不太熟悉了。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5)

而更讽刺的是,TVB苦熬多年、终于上位一线的高海宁,拍港剧多年,却在内地没什么出圈角色,结果今年只是在内地热播剧《三十而已》中客串了几集,在内地收获的流量和知名度便远超她在TVB当女主角所能获得的。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6)

虽然不少港剧情怀粉表示,内地剧质量普遍参差不齐,不如港剧。但抛开情怀不谈,内地剧的广阔市场摆在那,光靠体量就能压死TVB了,如今TVB剧在内地市场已经从当年的主流变为了小众、甚至有些过时的选择。

而王晶导演也一早就谈到了“港味”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市场变化,要保留港味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不管是港剧还是港影、港味注定只能越来越淡,慢慢被边缘化成为一种小众文化。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7)

甚至于去年在翻拍新版《倚天屠龙记》时,昔日的港圈大佬还蹭起内地流量小花迪丽热巴的热度。

面对迪丽热巴将出演小昭的传闻,虽然王晶主动辟谣声称“小昭绝对不是迪丽热巴”,但却让不少网友质疑是王晶自己放出的消息,自导自演蹭迪丽热巴的热度。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8)

迪丽热巴粉丝更是毫不客气,出来直接怼了王导。毕竟那个时候迪丽热巴正在拍摄大女主剧《长歌行》,哪有空去已经没落的港片给人做配?

胡杏儿在tvb的地位(视后胡杏儿春晚打酱油)(9)

而目前摆在江河日下的香港影视剧的两难问题便是:如果一味固步自封、只专注于粤语小众文化、HK本土文化,那港片港剧在内地市场注定只能进一步被边缘化,但反过来也能保留住自身特色。

但要是步子迈大,全面进军内地市场,那注定所谓的港味就会就会越来越淡、直到完全被内地影视同化。

所谓的“港味”看来注定只能成为过去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