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张齐英

【一】、洛杉矶添丁

年近花甲的壮汉,从上海飞到洛杉矶,尽管穿越太平洋,飞行了十多个小时,抵达天使之城,谁承想精气神相当旺盛,只是倒时差还有点辛苦和难受,不过没关系,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但有昼夜颠倒状,六神无主总恍惚;天使之城虽重游,巴博亚岛风光美;长夜神灵和活现,白天无精与打采,云山雾罩怂样子,儒雅君子少风度。

尽管我已不知所措,依然去跟侨领喝酒,这才叫胆大包天、视死如归,刚到洛杉矶就喝醉。

没想到,身处天使之城,不觉是在异国他乡,依然找到跟在北京一模一样的快乐体验,同胞乡情交流、语言畅通、情感相连,加上地道可口的湘菜,杯杯见底的茅台酒……不过略有不同,就是头脑仿佛晕乎乎的,脚下似乎软绵绵的,心中更是飘飘然的。

有人说晒一晒加州阳光,就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话我相信,自己就是喜欢躺在露天阳台的沙发上,巴不得让温暖的阳光穿透身体,将五脏六腑也晒一晒。

散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家有孝女福气多)(1)

闻着各种鲜花的芳香,勾起我内心的惬意与冲动,我想,也许作家和诗人的灵感,就是这样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伟大的想象力或是极其富于智慧的创造力。

暂时忘了所有的利害冲突、矛盾纠纷、尔虞我诈、欺骗陷害、人设崩塌、你死我活等爱恨情仇。

兴许看到蓝天白云,海鸥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听到惊涛拍岸,浪击礁石,和着儿童在沙滩上追逐的笑声;刚才还是昏昏沉沉的模样,刹那间风起云涌,就像被打了鸡血似的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信不信由你,反正加州的阳光是挺神奇的!

谁知道,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一星期过去了;当然,我也不是闭门不出,有时候也会开车出去熟悉环境,或跟家庭管理员去尔湾逛老美的超市,就是类似于国内的奥特莱斯大卖场。

我已懒得去询问地址和街道的名称,只管跟着年轻人走就是了,看看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中了就拿下来,反正很便宜,质量又来得一个好,老美的食品检验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可以放心食用。

我家公主很孝顺,看见父亲蜗在房间里创作,担心眼睛累伤,特意上街买来一支美国眼药水,点一点能缓解眼睛疲劳;还劝父亲多做运动,活络筋骨,同时嘱咐母亲,多陪父亲,一起出门去观赏风景,或去海边走走,或在沙滩上跳跳,放松一下心身。

【二】、巴博亚岛上

北京一家人来到洛杉矶已经满周了,可悲的仍然是,大家的时差均未调整过来;今夜无眠,心血来潮,我伏案写了一首打油诗,名曰《望孙》:家有孝女福气多,取悦爸妈用新招;若得蛟龙新港湾,飞向瑶台祭祖先。

纽波特比奇巴博亚岛风景秀美,尤其是那一栋栋造型奇异的美式洋房,真不懒!我和怀孕六个多月的女儿尼可,沿着东海岸沙堤散步,不停地跟骑自行车或跑步的当地男女老少打招呼。

这里的海面格外平静,真的秀美如画、幽雅怡人、空气清新、气候温润、阳光明媚、还有美丽的海滩,飞翔的海鸥。

尼可是从天使之城的阳光、东海岸的风景、交响乐的旋律、时尚的标签、历史的印记等综合理念出发,作为参考和选择条件来隆重迎接天使之子的降生。

巴博亚岛上的老美居住区跟因达斯特里和伦斯卡尔华人聚集地相比较,有天上人间的区别;这座富裕而保守的小岛,马路两边种着高高的棕榈树,一栋栋精致的美式别墅掩映其中;这里的当地居民,多数是产业巨鳄,银行家, 律师、医师、牧师等。

入夜,岛上人烟稀少,几乎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喧哗场所,不由人暗自神伤,号称时尚之都、光影之城、梦幻之乡的魔都,不可能没有莺歌燕舞的夜总会?

我躺在冬季阳台的沙发上,感受太平洋西海岸小岛上的幽静与寂寞,任凭海浪和夜风敲打那根脆弱的神经。突然想起侨领吟诵的对联: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好歌好舞好热闹。

冬季没有阳光的夜晚有点冷,美国人下班后宅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和玩手机,就是享受快乐的家庭生活,既不串门侃大山,也不熬夜通宵;早晨洗澡,一年四季穿短袖,不喝热水;普通人早起后,全家一起吃早餐,送孩子上学,各自上班,中午不离开单位,下班之后,接孩子回家;全家在一起吃晚饭,之后各看各的电视节目;周末,全家人去迪斯尼乐园或海滩公园游玩;若是基督教信徒,还要去教堂做礼拜,听神父讲圣经,唱圣歌,这就是美国普通人的生活。

【三】、本族有名臣

女儿怀孕,妊娠期反应强烈,到达洛杉矶后,稍微不服水土,而且感冒低烧,嗓子疼痛,声音沙哑,头痛脑热。姑爷在北京、扬州、南宁之间飞行,处理事务,暂时无法相助。我们不懂英文,在没有同胞的地方成了聋哑人,实属无能为力。尼可强忍妊娠的反应和感冒的双重不适,凡事操心,戒急用忍!看见女儿恪尊孝道,愚父颇为感激涕零!

散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家有孝女福气多)(2)

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那是本族一位了不起的前辈,曾在康雍乾三朝做过大官,虽官至极品,却不得善终;几十年以后,乾隆皇帝偶然发现这位老臣47年前写的一本奏折,居然早就跟自己神通意会,感叹不已!因为这事,我专程去了一趟国子监,寻找这块石碑,求证史实,同时也为表达自己对本族前辈的一份敬意!

仿佛时光正在倒流,刹那间穿越到300多年前的乾隆王朝。

那一天,皇帝心情舒畅,找来一些旧折子,随手翻看,恰好是张廷玉上奏的;天子阅罢,掩卷长叹!随即龙颜大悦,说:“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传旨,将这句话刻碑,立于国子监。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四年后入值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乾隆初年,汉臣之首,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史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

乾隆稳定朝局之后,开始撤换把持朝政多年的权臣,张廷玉年老糊涂,屡受新皇责斥,差点晚节不保,毁了一世英名。

想不到,这位三朝元老过世30年之后,因一本奏折,被乾隆爷偶尔看见;又怎料,龙心似海,君恩浩荡,重予褒奖;因此,这件事反倒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有所记载的一段君臣佳话。

雍正登基,欣赏张廷玉的卓越才华,加上其父张英是大学士、一代帝师,故恩准庭玉在南书房行走,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雍正初年,在西北用兵、吏治改革等大事上,张廷玉起了积极的重要作用;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钦命张廷玉为军机大臣之一,参与雍正王朝所有的军政大事;张廷玉勤勉自律,位高权重不骄奢;雍正皇帝驾崩前,弥留之际留遗诏:“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

【四】、荣辱难预料

乾隆登基之初,倚重老臣,待政局稳定后,开始清理旧党,培养新人;乾隆十三年,76岁的张廷玉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不准,御批:“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张廷玉继续留任;第二年,以养病为由,再次请辞;乾隆虽龙心不悦,还是体恤老忠臣,准其衣锦还乡。

没想到,张廷玉年老昏聩,上了一道足以掉脑袋的奏折。

《清史稿》记载:“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

此乃要命之忌,臣疑天子不遵父命、唯恐当今言而无信;皇帝肯定龙心不爽,但却没有治罪。

第二天,老年痴呆的张廷玉遣儿入宫谢恩,乾隆龙颜大怒!痛斥张廷玉妄自尊大,藐视朝庭,不亲跪谢恩,此乃犯下了大不敬之罪,着即削去所有爵位。

次年,张廷玉返乡养老,不料又因亲家犯罪受牵连,被朝庭没收了三代帝王御赐的所有宝物。

乾隆二十年,三朝元老张廷玉在家乡郁郁而终;所幸的是,乾隆替雍正履行了诺言,仍旧赏赐张廷玉樽享太庙的旷世殊荣。

张廷玉晚年失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跟不上改朝换代的发展步伐,二是已经年迈昏聩,倚老卖老,说了不少让新皇龙心不悦的糗话,倒霉是迟早的事。

万万想不到,谁知还有时来运转的惊世鸿福!乾隆五十年,因为皇帝看到张庭玉当年上的一本奏折,龙颜大悦,福荫子嗣。

《清史稿·张廷玉传》记载:五十年,见廷玉议,所论与上同,命勒碑,并题其后,谓“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终清世,汉臣配享太庙者,惟廷玉一人也。

【五】、三老五更礼

原来,乾隆三年,新皇打算效仿古代的“三老五更”至尊礼,遴选德高望重的耄耋老臣,赡养在皇宫中,以彰显新帝孝悌之心。

张廷玉上折反对,历数利弊,犯颜直谏,认为这种敬老方式只是古代流传的礼仪,现实世界中无人有资格可以享受这种特殊的隆恩,建议朝庭不可实施。

几十年后,乾隆把这个问题想通了,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三老五更说》,驳斥了古礼的荒谬与错误,御笔撰写了自己的观点,并刻碑传世,立于国子监。

到了乾隆五十年,皇帝偶见张廷玉奏折,观点不仅和自己高度一致,关键还提前了几十年,这就使乾隆爷不由得心生敬佩!

不光称赞,皇帝还将自己褒奖张廷玉的这句话,御笔撰写,刻在国子监的石碑上,以示自律:天子不要认为自己很高明,其实不少臣工比自己更有智慧。

什么是“三老五更”之礼呢?在此只有转载全人类共享的中华文化宝典,来奉献给诸位有缘人。

百善孝为先,乃尧帝治国方略。

《汉书·地理志》注:尧住尧山在北,尧母居都山在南,尧帝常登尧山遥望都山,因此留下了一段登山望母的千古佳话。

尧帝忙国事,无暇探母,孝道潜藏于心,常登尧山望都山,甚至叠石登高瞭望,以表孝心。

尧帝施仁政,举贤才,以孝为标准,选择接班人。

《史记·五帝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何人可用,四岳皆荐舜,尧以二女妻舜。

舜是当世孝子典范,《孟子·万章上》记载: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告子下》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赞颂舜孝顺到了极点,五十岁还深爱着自己的父母,乃古今行孝之楷模。

【六】、尧舜尽孝道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始于尧舜二帝。

尧舜实施礼仪教化,以伦理启蒙,弘扬尊养老人之风,开启尊养老人之路,乃立四学,以诏于国,而养更老(三老五更的简称),故兴民孝。

散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家有孝女福气多)(3)

《礼记·文王世子》:“遂行政区划三更五老,辟群老之席位也。

年老更事致仕者,天子以父兄养之,以示天下孝悌,以明人伦之道。

对有资格的受人尊重的老人,按时供给酒食,称为养老。

《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通宴)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兼而用之。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国,中小学,在王宫左;学,大学也,在郊。

孔颖达疏,黄氏云: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而死,王养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为官退休者;四是引户校年(古代养老制度,视其户与年龄加以区别)养庶人之老。

《礼记·王制》还有一种尊老的礼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杖于”指拄拐杖的老人);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养其室。

这是远古时代尊老、敬老、养老的一种礼制与仪式。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孝心是什么?孝心如童心未泯的孩子嘴里溜出的半粒糖,亲切而又纯真;孝心是什么?孝心如一杯回报父母的美酒,温馨而又甜美;孝心是什么?孝心就如心灵盛开的鲜花,它比大自然的更为持久永恒,散发着清香。

认真读完此文的有缘人,绝对是个万众称赞与人人敬佩的孝子贤孙,必将福禄寿禧全丰收,大家共同祈愿,佛佑孝子贤孙!

作者:张齐英,中国法制影视剧投资人,北京飞天魅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跟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摄制系列主旋律院线电影《中国警察故事》、《中国检察官故事》、《中国法官故事》,担任出品人、发行人、版权人。

来源:新华号 简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