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太极图中“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哲学规律的阐释,论述了中国古代太极阴阳哲学中矛盾运动的三大规律,从基本原理上沟通了古今哲学,并进一步论述了古代哲学对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古代哲学的时代意义。太极图就是哲学界追寻的形而上学性质的哲学本体。

太极图蕴含什么法则(太极图与当代哲学的三大规律)(1)

太极图亦称伏羲八卦图,是华夏文化的根脉和灵魂,是中华思想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的第一伟大发明,它不仅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大门,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哲学的开端,更是世界哲学的第一图。它作为宇宙运动的根本法则,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规律的图像表达,示意了由宇宙自然到人类社会、以及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对立统一宇宙观的永恒真理性。中国传统文化如儒、道、墨、法、兵、名、纵横等诸子百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人伦道德、以及自然科学的天文、历法、医药、经络、养生、太极拳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实际应用。正如太极图研究专家明赐东先生在《太极图探秘》一书前言中所说:“太极图及太极文化研究从小溪小涧汇成了大江大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在数量如此庞大、色彩如此缤纷、哲学思想既简单又深邃的遗产面前,我们当有一份无比的欣喜、感慨甚至激动。可是,时至今日,尽管我们也曾受过民族传统文化的熏染和启迪,但仍然与之隔膜甚深,对之知之甚少,对祖先们穷究千年的结晶往往大而化之,或者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因为我们尽管知道它的魅力,却不知道它的全部魅力;知道它的力量,却不知道它的巨大力量;知道它的可贵,却不知道它可贵在何处。在表达对它的感情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赞美、热爱,但在走向生活时,又会毫不犹豫将其抛弃。”⑴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因此研究阐发太极图蕴含的哲学规律,从基本原理上沟通古今哲学,不仅有利于在更深层面理解古代哲学,认识中华文化的哲学性质和根源,更有助于认识和处理当今人类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把握人类社会及人生的大方向。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当代公认的哲学三大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即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⑵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也可以称之为阶段性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或称之为“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这三大辩证法的规律在哲学上的普遍性达到了极限程度,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也可以说这是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所蕴含的宇宙矛盾运动规律。那么,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没有这三大规律呢?当我们仔细研究中国古代由太极图衍生的阴阳哲学时,会发现古人在阐释阴阳矛盾运动规律时,同样阐述了这三大规律,只不过使用的语言不同罢了。

首先,从《易传》对易经原理的解释来看矛盾运动规律:《易·系辞上》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点出了天高地低、一上一下的矛盾。“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点出了天地相对矛盾运动产生了一寒一暑的温差矛盾。第四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说明易经是以天地相对矛盾运动的规律为准则,所以这一规律能够包含天地之间的一切道理。第六章“夫易,广矣大矣,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第十一章“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说明易经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取法于天地矛盾运动形成的一年四季变化的规律。《易·系辞下》第五章“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自然界最大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日月轮转形成的昼夜更替的日规律,寒暑相代的年规律。《易·系辞上》第五章“一阴一阳之为道”,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变化,都是阴阳矛盾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⑶以上这些理论都起源于太极图表达的阴阳矛盾运动。哲学是讲抽象的学问,在无穷的追问中,抽象到无形无象时,就叫“一阴一阳”的矛盾关系,或者叫“一正一反”的矛盾关系。它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这与当代哲学的“对立统一”宇宙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我们看一下“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与宇宙矛盾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宇宙观所表达的是对宇宙运动根本原因的认识,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两种宇宙观时写到:“在人类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⑷而宇宙矛盾运动规律是指宇宙运动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周期性过程,或者称之为宇宙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宇宙观的进一步阐述。两者既有连系又有区别。前者说的是运动的根本原因,后者指的是运动结果或规律过程。正是在矛盾运动的周期性过程中才能体现出矛盾运动的三大规律。

其三,太极图与当代哲学的三大规律。我们以太极图表达的“日规律”、“年规律”为例来看三大规律:标准的太极图,是在一个浑圆里以一条流动的s形曲线从中分开,形成黑白(阴阳)两条鱼形,阳鱼在左,阴鱼在右,阳鱼头在上尾在下,阴鱼尾在上头在下,阴、阳鱼围绕圆心相反相对,表示事物内部矛盾性质的相反相对,阴、阳鱼眼表示矛盾双方互根互用,互生互化,过圆心连通阴、阳鱼眼为中轴线,在表达天地相对矛盾运动规律时以中轴线为子午线,下端为子,上端为午,子与午在日规律中表达子时和午时,在年规律中则表达冬至和夏至。⑸在日规律的循环中,由子时开始向左运转顺阳鱼的规律为阳长阴消的量变过程,也即是对阳的肯定和对阴的否定,经过12小时,到午时达到阳极,即光温度的最大值时,完成第一次量变到质变过程,即对阳肯定对阴否定的极限值,同时开始向自己的反面(阴面)转化;由午时再向右运转顺阴鱼的规律为阴长阳消的量变过程,也即是对阴的肯定和对阳的否定,经过12小时,到子时达到阴极,即光温度的最小值时,完成第二次量变到质变过程,即对阴肯定对阳否定的极限值,同时又开始向自己的反面(阳面)转化,进入下一日的循环。在年规律的循环中,由冬至开始向左运转顺阳鱼的规律为阳长阴消的量变过程,经过182天,到夏至达到阳极,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暑期,完成第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对阳肯定对阴否定的极限值,同时开始向自己的反面(阴面)转化,由夏至向右运转顺阴鱼的规律为阴长阳消的量变过程,经过182天,到冬至达到阴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完成第二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对阴肯定对阳否定的极限值,同时又开始向自己的反面(阳面)转化,进入下一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太极图中所包含的阴阳矛盾运动圆转一周,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两次由肯定到否定的过程,即否定之否定,而后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今哲学对矛盾运动的三大规律认识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表达词语:现代叫“矛盾”,古代叫“阴阳”;现代叫“量变质变”,或叫“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古代叫“刚柔相推变在其中”、⑹“与时偕极”、⑺“由盈而亏”、“盛极而衰”、“物极必反”;⑻现代叫“否定之否定规律”,古代叫“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原始反终”。如孙振声《易经今译》“大自然的法则,至大、至刚、至中、至正,······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大自然的运行过程······由盈而亏,返回原始,重新开始,循环不已,以至无穷”;⑼“宇宙现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⑽马恒君《周易正宗》“《周易》的基本哲学思想是对立统一,物极必反,周而复始”;⑾“周而复始,回环运行的天地之道”。⑿朱伯崑在《易学哲学史》中论述《周易》基本原理时写到:“一阴一阳之为道······作为易学哲学的基本原理······此命题,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两点论的代表······从对具体事物的论述,如天文学中的寒暖二气的变化,太阳月亮的盈虚,兵法中的显露和隐蔽,医学中的寒疾和热疾等等,抽象为表述事物对立性质的范畴,并把对立方面的依存和转化,概括为一阴一阳,看成是事物的本性及其变化的规律,这是《易传》在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其理论思维的内容说,是以对立面的推移解释变化,这种观点是把对立面相互作用看成是变化的原因,乃是中国古代内因论的先驱。······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所以由盈到虚,由盛到衰,是由于发展到极点,向其反面转化。”⒀

太极图是由伏羲氏始创、经历代圣贤传承的宇宙观,它转动一周就是宇宙运动的年规律,古圣先贤根据这一规律,制定了太阳年规律的八节(二分二至四立)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法,形成了反映日、月运行规律的阴阳合历。他们用这一规律概括了自然界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年节律,其中也包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矛盾——气机的升、降、浮、沉运动规律。⒁《黄帝内经·素问》81篇中,有44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了人的生命活动中的矛盾运动与自然规律的同步一致性,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根源,它奠定了中医药、经络、养生等自然哲学的理论基础。《易传》将宇宙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引申到观察社会人生的矛盾运动,阐述了人生处世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把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作为人生事业顺逆、成败、吉凶、祸福的根源。如:《易传》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⒂《系辞·下》第五章“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等。⒃在古代思想史中,儒家的“入世”与佛家的“出世”相矛盾,而道家则处于“入世”与“出世”之间;在人生处世的态度方面,儒家站在社会角度的“积极进取”与道家站在养生角度的“消极退藏”相矛盾;儒家站在个人角度提出的“仁爱”与墨家站在社会角度提出的“兼爱”相矛盾;孟子站在教育角度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站在社会管理角度提出的“性恶论”相矛盾;儒家的“以德治国”与法家的“以法治国”相矛盾;兵家则从用兵的进、退、攻、防、显、隐、胜、负等矛盾运动规律中提出了一系列军事原则······。哲学是研究矛盾运动的,不构成矛盾的思想和观点,就不成其为哲学。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⒄

基于对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古人发现,矛盾双方互相和合,互生互化,运动幅度在动态中相对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健康状态,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持续而长久; 如果矛盾双方不和谐、不平衡就是病态,不能长久;矛盾发展到对抗、就是重病态;矛盾双方离决就是死亡。这些思想在《易传》、《黄帝内经》、以及其它古代典籍中多有论述,因此产生了矛盾双方“和谐”、“和合”、“中和”、“保和太合”、“运动中相对平衡”、“无过无不及”等中庸思想。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⒅《中医学》“病机”一节中将“阴阳失调”分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五种情况,⒆用以说明人体矛盾运动失和失衡导致病情的程度变化。这一哲学思想应用在社会领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矛盾关系上,就形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他们把矛盾双方相对平衡运动的健康状态称之为“道”,因而产生了“和合之道”(指矛盾双方相反而不相害,和谐合力,良性互动,)、“中和之道”(指矛盾双方放弃各自的偏执立场,共同围绕一个中心合力运动,)等思想,进而衍生出“天地之道”、“君臣之道”、“夫妇之道”、“父子之道”、“君子之道”等一系列概念。如:《论语》中涉及的“为政之道”,是指官与民、统治与被统治之间要相对平衡运动,统治者只有实行“仁政”,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才能使水载舟而不至于覆舟。“做人之道”、“心灵之道”、“交友之道”是指个人只有涵养道德,践行道德,以仁爱之心待人,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而不相害,才能互生互化,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儒家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关系抽象为三种核心关系:由社会的细胞——家庭中抽象出夫妻的平行关系,父(代表父母)子(包括子女)的上下关系,整个社会组织抽象出以君臣为代表的上下关系,因而由向好的预期构想了理想社会的核心人际关系:父慈子孝,夫妇相从,君敬臣忠,它的价值只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才能看得出来。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史家称之为最高的思想。为天地立心指的是太极图示意的天地矛盾相对平衡运动,形成了适宜人类万物生存的大环境,由此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民作为社会矛盾的一方,他有与官方统治者获得相对平衡的生命权利,是中国古代的民主平等思想;为往圣继绝学就是继承以往圣贤传下来的矛盾对立统一相对平衡运动的学问;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处理好人生、社会面临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平衡,永保人类社会的安全、祥和及个人心灵的安宁,以开辟万世的太平生活。太极阴阳哲学的“和合”、“中庸”、“矛盾运动相对平衡”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绵延传承、永无中断的根本原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结的“和合型”、“兼容性”的中华文化特质即根源于此。

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古代圣贤用太极图所示意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宇宙观贯通了由宇宙自然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命(包括精神、心理和形体)活动的矛盾运动,形成了认识客观事物的矛盾思维方式,因而认识问题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直接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矛盾运动,观察矛盾双方关系是否和谐,观察双方在运动中是否合力,观察双方运动状态是否处在肯定的量变范围内作正向平衡运动,即在中庸之道的适中范围内互生互化,相互为用,以综合判断该矛盾运动的性质是否健康,对处于病态、死亡态的矛盾运动进行分析研究,辨别原因所在,提出调和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古代的大医治病就是调和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矛盾运动使之归于平衡,古代的圣贤治世也是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趋于相对平衡,古人治家也是调和平衡家庭成员的矛盾,所以古代称“医、易相通”,治病与治理社会是同一个道理,因此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古代有志之士的人生目标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其练就的是处理矛盾关系的功夫。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生也是基于这一原理。

中国古代哲学对矛盾关系及其运动状态的认识、对矛盾失和失衡的病因的辨证分析、以及解决矛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将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

太极八卦图就是哲学界苦苦追寻的形而上学性质的哲学本体,对它的含义的理论阐述就是本体论,一切哲学问题都可以在该图中找到答案。

注释:

⑴ 明赐东《太极图探秘》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第1版 第1页

⑵ 毛泽东 《矛盾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年10月第1版第219页

⑶ 孙振声《易经今译》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第1版349——383页《系辞传》

⑷ 毛泽东《矛盾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年10月第1版 第217页

⑸ 徐 坤《周易八卦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95页“64卦阴阳消长图”、96页“八卦阴阳消长方位图”、102页“12消息卦应月图”、158页“地支纪月”、“地支纪时”

⑹孙振声 《易经今译》 351页《系辞·上》第2章

⑺孙振声 《易经今译》 35页

⑻孙振声 《易经今译》 39页

⑼孙振声 《易经今译》 38页——39页

⑽孙振声 《易经今译》 402页

⑾马恒君 《周易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51页

⑿马恒君 《周易正宗》 260页

⒀朱伯崑 《易学哲学史》第1卷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年1月 74页“三、论周易的基本原理”

⒁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一版 50页

⒂孙振声《易经今译》 46页

⒃孙振声《易经今译》 385页

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第2页

⒅《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9页

⒆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年5月第1版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