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没有公摊面积(置业思考取消公摊面积)(1)

8月16日,“公摊面积是否能取消”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法制日报一篇《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仅61平方米》的报道,让#公摊面积是否能取消#登上了微博话题榜第一。

现在还有没有公摊面积(置业思考取消公摊面积)(2)

青岛市民李先生,买了一套110㎡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但是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公摊面积为31%,收房时却变成了46%;怎么也想不通的他走上了维权之路。当然,这事换了谁,谁也想不明白,一个公摊面积,等于房子面积少一半。于是,呼吁“取消公摊面积”的说法再次出现,而且这个话题并不是第一次冲上热搜,近几年隔三差五来一次。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起源于香港,据传由“香港地王”霍英东发明,由李嘉诚发扬光大并推广到中国内地。但比较讽刺的是,这一兴起于香港的购房计算方法,香港却在2013年取消了。最终,公摊面积在1995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中正式确定下来,在2001年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再次明确规定。一般而言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以及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住宅公摊面积多少?·7层以下的住宅的公摊率是7%-12%其公摊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1/2的楼梯、楼梯间及服务用房。·7层—11层的住宅的公摊率是10%-16%7—11层的小高层建筑,根据不同情况判断,地下没有设备用房,底层也没有设商铺和架空层的,小高层的公摊系数是在10%-15%之间。有带电梯的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12层—33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4%-24%12层—33层的高层建筑,公摊面积是最大,一般在14%-24%之间。高层建筑有电梯和电梯前室、安全通道、管道井、强电井以及弱电井等等,所以楼层越高,公摊面积就越大。·别墅类型的住房的公摊率是1%-8%别墅类住房的公摊率是最小的,大约在1%-8%左右,其中独立的别墅是没有公摊面积的,联体的别墅公摊也比较小。公摊面积计算非常复杂,每个小区公摊面积是不一样的,所以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参考。但是像110㎡到手仅61㎡也是太狠了一些。公摊面积能否取消?一直以来,国内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公摊进行详细的约束和说明,在没有明确的规定情况下,很容易使这种面积成为整个房产交易过程中的争论点。在过去多年时间里,公摊面积深受众多购房者的诟病,因为有了公摊,不仅减少了居住面积,同时还让业主花了不少冤枉钱。针对这种现象,人们纷纷呼吁取消公摊面积。呼吁取消的理由是:①公摊面积让购房者多花钱,且花的不明不白;②公摊面积就是一笔糊涂账,很难明确算清楚。多数开发商钻这种控制,将原本不是公摊面积的地方算进去,一个小区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③公摊面积的存在不仅享受不到应有的购房面积,却需要按照这个面积来交物业费,特别不合理。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反对取消“公摊面积”,双方各执一词,这部分人的理由是:①取消公摊面积会让单价上涨,不利于楼市稳定;②公摊面积是楼宇整体的一部分,建造成本真实存在,公摊面积取消则表明全体业主失去对公共区域的所有权;③一旦取消,对之前购房者也不公平;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