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春节倒计时了,过去每年这一天姥爷都要做黄米饭。

小时候看冰心的文章《腊八粥》,觉得很奇怪,为啥人家那地儿吃腊八粥,我们这偏要吃黄米粥啊?

姥爷说,“这是老令,我们这地太冷,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老祖宗们让吃黄米饭为了能把下巴黏住。”

每年腊月初七晚上,姥爷都要把大黄米、红枣(有时候还加点红豆)提前泡上。腊八一早,泡好的米下锅坐在炉子上,那个年代做饭是用铝制的饭锅,做黄米饭是个讲究火候的饭食,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容易糊锅,太稀就变成粥了。

在吃黄米饭的时候,姥爷都要格外盛上一碗端到院子外面,在每棵树的树杈上“喂”上一勺黄米饭,姥爷说这叫“喂树”,希望来年树木更加枝繁叶茂。

在吃黄米饭的时候要拌糖,有了糖米饭才能更加的好吃和易消化。吃剩下的黄米饭,第二顿再吃的时候姥爷往往要用猪油炒一遍,黄澄澄油汪汪的,上面再撒上绿绿的葱花,提鼻子一闻,嘿!喷香!

炒好的黄米饭就着咸菜条,越吃越顺口,吃饱喝足趴就在炕上看姥姥给我做过年穿的新衣服,越看越美,那时候幸福就那么简单!

腊八应该吃点啥(东北的黄米饭都有哪些讲究)(1)

腊八应该吃点啥(东北的黄米饭都有哪些讲究)(2)

腊八应该吃点啥(东北的黄米饭都有哪些讲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