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朋友眼中的“迪黑”,我确实没少说比亚迪的坏话,毕竟之前这个品牌的设计风格和产品战略实在是让我无法接受。尤其是曾经开过的那台秦,感觉就像是东拼西凑来的山寨手机,虽然功能看起来很牛逼,但真正一用起来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在很早之前,我就曾说过,比亚迪的问题根本不是换标(链接戳这里),而是设计和整车驾驶感受都缺乏高级感。只重视加速成绩而忽略底盘侧倾和虑震的秦、唐、宋让车神无力吐槽,汽配城风格的镀铬大包围和乱七八糟的线条更是韩红看了都想打人。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1)

(不规则的大灯和遍布的镀铬装饰充满了不协调感)

或许是广大网友和我这种“迪黑”的破口大骂让比亚迪有点脸上挂不住了,也或许是王传福同学看见节节下滑的销量终于坐不住了。在2017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台起码在外观上告别了“汽配城范”的宋MAX。

君不见,彼得希瑞尔一手撑起起亚品牌;皮埃尔为长城开启了高品质时代;张帆一手构建了整个传祺品牌的产品线.....在如今这个汽车市场,你如果长相都不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绝对不会得到对面女嘉宾的爆灯,一直走下坡路的奇瑞就是例子。

再看宋MAX,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确实印证了这一点——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发出的统一声音都是:“车源紧张!快给我发车!”估计比亚迪从当年的F3之后就再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了,幸福的烦恼来的太突然,一时间有点手足无措。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2)

除了设计的成功,比亚迪宋MAX热卖至如此,还有几个原因。

1、真实售价远低于看起来的价格

最初宋MAX是定了个一个10万起的预售价格的,但在正式公布售价之前,无论是媒体还是网友都觉得这是一个还挺靠谱的预售价——因为它的外观和内饰的质感突破了“廉价”两个字,或者说这台车的“高级感”很足,完全对得起10万元的价格。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3)

而在正式上市发布之后,7.99万起的价格第一次抢掉了汪峰的头条。这样的售价确实相当有诚意,更重要的是远远低于众人的心里预期。大家纷纷觉得:不贵,可以买!

2、它是MPV,不是微面

之前提起国产的MPV,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宝骏730、长安欧尚之类。诚然,这两款车的销量和市场认可度都相当不错,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车型其实还没有摆脱“微面”商用车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做工品质还是底盘调校都与家用MPV有着些许出入。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4)

(福特在国内曾经也有一款MPV车型——S-MAX)

而宋MAX从一开始就是基于轿车平台研发,更低矮的视觉感受让它看上去更贴近老奥德赛,和福特的S-MAX也有些神似,流线型的车身和丰田Wish(小霸王)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宋MAX更贴近于MPV的设计,更吸引家庭用户的眼睛。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5)

(并没有引入国内的丰田Wish)

3、“天时”比地利和人和更重要

二孩时代,七座车的需求被提升到了极高层面,似乎一夜之间每个家庭都迫切地需要一台七座的MPV来满足全家出行需求。而当我们真正开始考虑买一台7座MPV时,你会发现GL8、艾力绅太商务;奥德赛、夏朗太大;奔驰R、埃尔法太贵;宝骏730、欧尚A800又太不像MPV...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6)

这时,宋MAX就成为了一台使用率不那么高去,却又看起来很必须的MPV最佳选择。就像车神的一位朋友,不太贵的宋MAX已经被他列入家庭第三辆车的必选项了。


不得不说,比亚迪除了凭借新能源技术还保持着曝光度之外,已经很久没有活跃在主流汽车市场了。而宋MAX凭借超过4000台的月销量,跑赢了之前大热的力帆轩朗,在10月份杀进了MPV销量榜单的前十,仅仅比长安凌轩少卖不到200台。不得不说,宋MAX在销量和话题度两个方面都带给了比亚迪久违的感觉。

比亚迪宋max极速版(告别汽配城范)(7)

当然,月销量4000余台并不能算出色,但作为一款刚刚上市的全新车型,也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在产能跟上之后,宋MAX接下来的销量应该能够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毕竟现在大多数比亚迪经销商缺的不是宋MAX客户,而是主机厂给的车源。

至于第三排空间表现?别太较真了哥们,7.99买一台七座MPV,你真觉得第三排能跟埃尔法比嘛?应急使用就可以了,毕竟比亚迪再亲民也得讲究个成本不是。


PS:有时候大家也不是故意黑谁,比如比亚迪,早在设计和品质上下下功夫,也不至于被广大网友黑了这么多年。亡羊补牢,希望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