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倒阵:也说“赫连阵倒”,用来形容快速、利落。细究其来源,竟与匈奴有密切关系。
匈奴作为长期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古老强大的民族,以凶猛善战而著称。正因有此等邻居,在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就广开思路,纷纷大修长城,避之不及。赵国的“胡服骑射,李牧、蒙恬的戍边,卫青、霍去病的马踏匈奴,王昭君、蔡文姬的和亲,更是丰富了中华传统的英雄故事。到了东汉初年,汉、匈长年厮杀的局面终于有了改观,匈奴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北匈奴则变成“上帝之鞭”去“抽打”欧洲朋友去了。
到了晋五胡乱华之际,匈奴也来了个回光返照式的余晖,由赫连勃勃在十六国中争得一席。赫连勃勃(381--425),原名刘勃勃,北魏皇帝拓跋嗣赐他侮辱性名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利用其父刘卫辰被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之势起事,于407年自立天王、大单于,创大夏国(又称赫连夏、胡夏),在陕北(今靖边县境内)筑统万城建都,413年改姓赫连。大夏国虽只存世短短25年,但由于建都陕北赫连勃勃又在陕北整修秦直道,用兵驰骋,东攻西掠,在陕北的影响自不可小看。418年更趁东晋将领刘裕灭后秦后急于南归之机,攻取长安,称雄灞上。相对于善步兵作战的汉人军队来说,百姓惊奇赫连勃勃的布阵变形快速利落,久而久之,就以“赫连倒阵”来形容快速、利落了。
瓦刺国:在陕北方言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崴脚,二是指不检点、不成器的人。本来一个国名,怎么能进入陕北方言,又为何成为近乎不成体统的形容词呢?
这还得从我国历史说起。如今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明灭了元,事实是明朝建立,只是终结了蒙古对中原的统治,并未终结蒙古政权,元至正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退出中原,率部返回漠北,蒙古势力分裂为鞑靼、瓦剌东西两部。瓦剌是指西部蒙古部落国,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即今新疆北部、蒙古国西部、西伯利亚西南部,与成吉思汗有世婚关系,成吉思汗立国时,领四万户享受“亲视储王”的特殊地位。元朝衰亡过程中,瓦剌趁机扩大实力。元亡,东蒙古鞑靼势力与瓦剌为争汗位,战事频繁。明初对鞑靼用兵,瓦剌乘势兴起,进而南下攻明,永乐十年(1414)明成祖亲征瓦剌,瓦剌谢罪受封。宣德九年(1434)瓦剌袭鞑靼统一蒙古帝国,势力达到顶峰。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大举攻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挟裹下亲征被俘,随军的户部、工部、刑部、兵部尚书丧生,史称“土木称堡之变”,这是“靖康之变”后的又一次国君蒙难事件。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县,榆林(也称延绥镇)是明朝设立的九边重镇之一,战事波及陕北是必然。不过瓦剌虽为游牧政权,但也绝非等闲之辈,可能是受的心理伤害太重,或阿Q精神作祟,于是将“瓦剌”当作贬义词使用,不管怎么说,瓦剌这个陕北方言词汇为蒙古势力分裂定格存照,透露了历史真实。
一对鞑子喝烧酒:这是陕北十分通用的一句民谚,意思是两人意气相投或半斤人两。其中“鞑子”二字,是陕北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准确点讲,是对建立过征服政权的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这个词有两点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鞑子这个词历时久远,唐时即有通古斯靺鞨别部。元朝时,蒙古人对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朝鲜半岛东北部“通古人”称“水达达”或“水鞑靼”,至今克里米亚仍有鞑靼人。元亡后东部蒙古人自称鞑靼,以与西部蒙古人瓦刺相别。二是这一称呼除了调侃使用外,骨子里有贬称倾向,“鞑子”常来形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用来形容刁顽之徒。与少数民族相比,汉族长期以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别说元清时代,就是在南北朝、五代十国甚至宋代时期,陕北相当长时期内为北方少数民族征服政权所统治,这就是常说的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征服,被征服者虽自视清高,但必须面对元朝“十丐九儒”、清朝“剃发易服”的现实。如元朝时汉人只位列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中的最低等级,心中的无奈与无助可想而知,称外族人“鞑子”,偷偷过过嘴瘾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