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学习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二)

“6”“103”“16400”,这三个几乎没有规律可循的数字,在华为公司却无比寻常,与华为发展成为世界顶级通信科技公司密不可分。这就是分6章、103条,共计16400字的《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无论从起草时间之长、涉及人数之众的角度,还是从影响范围之广的角度看,都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一个企业的管理文本。应该说它是一个过程,是华为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对其自身价值观的总结过程,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公众号自7月21日起,立足于《华为基本法》中的华为批判,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出发点,学习华为如何从“基本法到以奋斗者为本”的华丽转变。通过揭示华为管理层多年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精髓,推动党建的蓬勃发展。

在设计中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优势,是我们竞争力的基础。日本产品的低成本,德国产品的稳定性,美国产品的先进性,是我们赶超的基准。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

有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这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国外瓦匠工作(干巴爹工匠精神)(1)

在一个针对日本企业寿命长久的秘诀的问卷调查中,被提及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

但其实,“工匠”二字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

国外瓦匠工作(干巴爹工匠精神)(2)

在2015年,任正非在给全体员工的一封邮件中写道:“学习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这条消息开始悄然散播,之后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

在这封由任正非亲手执笔的邮件中提到所谓的“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国外瓦匠工作(干巴爹工匠精神)(3)

任正非认为:“华为公司也有“工匠精神’,我们从年产几百万,到年产上千亿是怎么过来的,多少辛酸泪。我们要重视技师文化的建设,给他们合理的报酬和激励,文员、支付系统的员工……都是一种特殊的技师,我们都要关怀。

而华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千万技师、技工成长起来,我们要后继有人。我们的产品质量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国外瓦匠工作(干巴爹工匠精神)(4)

真心做人,用心做事,是大多数企业家遵守的一种人生原则,因为在混乱不清的经济大爆炸时代,很多时候往往你的态度能够决定你在未来走多远。

就像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 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国外瓦匠工作(干巴爹工匠精神)(5)

然而,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