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慢性失眠的后果(失眠长期洗脑)(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的困扰,躺在床上反反复复,难以入睡,这已经成了现在许多上班族的典型特征。尤其冬季是夜长昼短,用大家话说是应该进入“冬眠”的状态。这时候应该是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但是即使是在这么能睡好觉的季节,依然有人睡不着,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是整晚整晚的做梦,睡的极其不踏实。早上起来整个人都很疲惫。长期失眠多梦就像是一个是危害健康的“无形杀手”,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长期慢性失眠的后果(失眠长期洗脑)(2)

失眠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而且由于长期滥用安眠药物,导致身体其他方面损伤,且出现耐药反应,安眠药越吃越多,睡眠反而越来越少,呈现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近年来,在出诊过程中,时常遇到患者在说自己身体不适时,基本都有失眠这一症状,而且多是女性。这些女性患者从事的职业也是压力较大的行业,包括教师、技术、空姐、演员等,从她们脸上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疲惫、面色苍白,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精神。对他们来说,一夜无梦的安眠根本是奢望。而那些具有安眠效果的药物,对她们已经不起作用了,所以希望通过中医调理,改善失眠症状。

不要认为失眠只是让你睡不着,第二天没精神那么简单,如果这样人间的互相伤害岂不少很多?要知道夜晚是个好夜晚,就是失眠不正经,它是一只小怪兽,到处捣蛋,让你不得安宁。

1.诱发肥胖

失眠能造成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的下降。而消脂蛋白是血液系统中活动的一种物质,能够影响大脑做出是否进食的决定。失眠同时能引起增加人体内食欲激素浓度,这种食欲激素能够引起人的进食欲望。因此当这些激素发生“混乱”时,大脑也会陷入混乱。同时,失眠的女性的体内胰岛素不能正常让葡萄糖进行代谢,从而引发肥胖。

2产生健忘症

健忘是指人的记忆力减弱。健忘可能是失眠引起的,尤其是长期失眠症患者,他们常会有健忘的现象。失眠与健忘会相互影响,可以说,失眠可致使并加重健忘,健忘也可能会加重失眠。

3.导致老年痴呆

长期失眠会导致患者神经衰弱、食欲不振、消瘦、记忆力减退等,失眠也可以导致患者老年痴呆。

4.意外事故增多

长期的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据调查显示:50%的工伤事故与睡眠不足有关系,慢性失眠者发生事故的风险概率是正常人的4.5倍。

5.加速皮肤老化

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

6.脱发加重

失眠长期存在,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或皮脂腺分泌性质改变,所以引起脱发现象。

7.造成不良情绪

长期失眠易导致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情感脆弱、多愁善感、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缺乏兴趣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如何消灭“小怪兽”?

长期慢性失眠的后果(失眠长期洗脑)(3)

《黄帝内经》最早记录了失眠症的病因,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可以广义地解释为脾胃不和,消化不好均可影响入寐。后世对失眠症的病因有了充分的发挥。而总结历代医家论述失眠症的中医病因,是由于内伤或外感导致心、肝、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因此,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个人体质进行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诊疗手段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诊断。总体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辨证论治

一、心脾两虚

主症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可兼见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或脘闷纳呆。

久病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或妇女产后,大失血者,血不养心,心脾亏虚,神不守舍,故多梦易惊、健忘心悸。气血亏虚,髓海无所受养,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脾失健运,则饮食无味。血少气虚,故精神不振、四肢倦怠。

治宜补养心脾,益气生血。

二、阴虚火旺

主症见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可兼见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少津。

肾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亢盛,君火上炎,扰动神明,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而健忘。阴液不能上乘,则口干少津。阴不制阳,阴虚火旺,故见五心烦热。肾阴不足,髓海失养,相火妄动,故眩晕、耳鸣。肾精亏虚,精关不固,故见梦遗。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失所养,故腰酸。

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三、心胆气虚

主症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可兼见遇事易惊,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或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㿠白,易于疲劳,或不寐心悸,头目晕眩,口干咽燥。

积劳、病后、过喜、误汗等耗散心气,或小儿、年老及体弱之人,突逢惊吓,胆气外泄,而致心胆气虚,心气涣散,心神失养,无以安神则失眠。心气不足,故见心烦不眠,心悸多梦,气短倦怠。胆虚气怯,决断无权,故易惊易醒,胆怯,遇事善惊易怒。血亏阴虚,津液不行,故见面色㿠白,口干咽燥,头目晕眩。本证日久血行不畅或耗伤正气,可合并血瘀之证。

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四、痰热内扰

主症见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心烦。可兼见呕恶嗳气,纳差,口苦,目眩,或大便秘结,彻夜不眠。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克脾土,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司,痰浊中阻,浊邪内蕴化热,可致痰火扰心,痰热上扰心神,故失眠心烦,口苦目眩;或五志过极化火,火热炼液成痰,痰火并见,亦可扰乱心神。痰热郁阻,中焦气机不畅,故见胸闷呕恶,纳差,大便秘结。若痰热较盛,则可彻夜不眠。

治宜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五、肝郁化火

主症见不寐,急躁易怒。可兼见胸闷胁痛,口渴喜饮,不思饮食,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或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彻夜不眠,大便秘结。

若情志不畅,忧愁恼怒,气郁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阻塞,气郁日久化火,心肝火旺,扰动心神,则发不寐而易怒。肝气郁结,则胸闷胁痛。肝气犯胃,则不思饮食。肝郁化火,肝火乘胃,胃热则口渴喜饮。肝胆实热,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彻夜不眠。火热上扰,则目赤口苦。热邪灼津,则大便闭结,小便黄赤。

治宜清肝泻火,佐以安神。

只有准确分辨出是症状引发的失眠,才能从根本上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这也是许多失眠的朋友病情总是久治不愈的中药原因,因为没有找到引发失眠的根本原因,无法对症下药,吃了药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建议失眠的朋友去正规医院找专业中医师进行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如何“抑制”小怪兽?

长期慢性失眠的后果(失眠长期洗脑)(4)

日常生活中,失眠的朋友多食用有利于睡眠的食物,如牛奶、小米、葵花籽、核桃等。同时加强运动,提升身体体质,也可改善睡眠质量。严重的患者可缝制具有安眠作用的药枕,取石菖蒲、合欢皮、茯神各100g研末,加入琥珀粉30g,装入20×40厘米的棉布袋中,封口,置于枕头上。长期坚持,可减少噩梦,提升睡眠质量,增强记忆,改善脱发症状。

再给大家推荐几款具有安神助睡眠作用的茶饮,大家方便的话可以自己煎服。

1、怡心安神茶

心神不安,心悸胆怯,乃心胆气虚所致。安神茶具有镇静、宁心安神作用。取龙须10克、石菖蒲5克,先将龙须加水煎沸10分钟,再加入石菖蒲煎沸15分钟即可。每日1~2剂,不拘时,代茶饮。

《重度堂随笔》评价此茶:“可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智,妙药也。”故清宫皇室多用此茶作为养心安神之良方。

2、补气安神茶

劳心过度,伤心耗血,病后体衰,行大手术后,或妇女崩漏日久、产后失血,以及老年人气虚、血虚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足,无以奉养心神而致不寐。取茯神(研)、枣仁(炒、研)各10克,将两味药同煎,冲朱砂末一克,代茶饮。方中茯神、枣仁养心安神,朱砂安神定惊,对心气不足而致的虚烦不眠效果甚佳。

3、柏子仁茶

柏子仁性味甘平,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本草纲目》说其:“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长沙药解》记载其“能滑肠开秘”。故可治疗失眠、便秘,服食油腻之后服用此茶,也可消食。炒柏子仁1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代茶饮。每日1次,随量饮之。

作者简介:

长期慢性失眠的后果(失眠长期洗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