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菜根谭》:处世之道,需心无杂念,方可造福于人。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处世之道)(1)

修道以及追求学问都需要心无杂念,内心无杂乱,如果说心里面遇见太多的时候,那么你在修道的时候就失去了本真。

在佛家之中称行脚僧为云水,他们这种和尚手持三件宝贝云游天下四海为家,也就是所谓的苦行僧,他们行迹飘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走到哪里算哪里。也不受物欲的束缚,内心淡泊,没有过分的迷恋和执念,一生无欲无求,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修行悟道最好的一种状态。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处世之道)(2)

对于我们在平凡生活中追求学问,读书都是同样的道理,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涵养以及知识。如果说有了太多的物欲杂念,那么你读书的本质也就丧失了,而且你读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国学文化《菜根谭》中说: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有一贪著,便堕危机。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修身养性追求真理,要像木石一样冷静坚定,有一份沉着的意志,如果说一旦对于世俗有了羡慕的一种信念,那么你的内心就会动摇,陷入一个充满欲望的境地。

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当你想要修身养性的时候需要心无杂念,无欲无求,《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无为的概念就是这样一种道理。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处世之道)(3)

想要救助苍生,治理国家的时候就要有行云流水,淡泊一般的情怀,如果贪恋富贵荣辱,那么你就会陷入充满危机的一个深渊。我们都知道,如果说一个人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时候,他一定要保持内心很高的一个素养和道德,一旦他的内心丧失了这些初心,往着荣华富贵的方向去发展,心里有有了富贵之心,那么他一定会通过他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为自己谋福利。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他损失的一定是别人的利益,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救助苍生治理国家的时候,他就要有一种淡泊的情怀,拥有这种情怀才能真正的去为其他的人谋福利,否则他就会陷入一种危机的深渊,这就是万恶之源。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处世之道)(4)

​无论是当政,还是经商,保持淡泊名利,不以财富权力意志所诱惑。取财有道,方为君子,只有这样才能保得人生太平,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一个物欲横流的漩涡中,重则也会身败名裂。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又或者你拥有了一些权力和地位,那么也要注意,内心不要被那些不该有的欲望所侵扰。我们并不是反对享受生活,而是要懂得节制和适可而止,无休止的纵容自己的欲望,最后只会让自己深陷深渊,有一份淡泊才能让自己永远逍遥。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处世之道)(5)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您对于这一篇国学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