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之上满是悬棺,三不五时的能看到一些人,背着尸体或者棺材,徒手攀爬于峭壁之上,而后将背着的尸体安放在某处,这不是影视作品片段,这是格凸河畔苗族寨子时常能看到的一幕。
那些背着尸体、棺材徒手攀爬悬崖峭壁的人,被称之为“背尸人”。
那些峭壁之上的悬棺,便是历代背尸人们,一处处背来安放的。这是一个神秘且小众,有着古老传承的职业,似乎,还十分考验人的体力与胆量。
2016年,《经典传奇》中,播出了一期“格凸河飞升”大揭秘。也是这期节目,将这古老神秘的背尸人职业和格凸河悬棺,让其不止局限于当地人的认知,带到了大众视野当中。
那么,格凸河上的悬棺之谜,缘何而起?背尸人这个神秘职业,又是从何而来?各地丧葬习俗又有何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就以上问题,共同探索答案吧!
生与死盛行一时的心灵鸡汤中有一句,“除了生死无大事”。这句话是否能够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我们暂且不做讨论,但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将我国国民对于生与死的看重程度。
生与死都有着不可控性,作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总是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古至今,各地关于人们身后事的习俗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怀着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入土为安”都有着执念,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和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丧葬文化传承。
在我国贵州、福建、四川、湖南、台湾、个别沿海地区等地,部分地区仍保持着悬棺而葬的传统。
悬棺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木桩式、崖洞式和横穴式。
在我国福建、四川、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常见将棺木放置于钉于崖壁木桩之上的,木桩式悬棺而葬;崖洞式则是选择天然裂缝和洞穴,安放棺木;而崖洞式与靠凿壁为穴,或选择天然岩洞,而后放置棺木的横穴式,则在我国贵州安顺格凸河地区普遍存在。
悬棺而葬的习俗在当地流传了多少年,至今也无法确切考证,我们唯一可以得知的,便是这样的丧葬习俗,并不是近年来形成的。
那么,又是什么,让当地人选择了如此复杂且危险性极高的安葬方式呢?
对于悬棺而葬的原因,比较普遍的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较为温情的:先人逝去前,担心家中后辈在外出后忘了归乡之路,所以将棺木悬于悬崖高处,如此,便能为迷途的游子指引灵魂归乡之路。
另一种说法,则是与古人对于生与死,灵魂与上天的思考有关:古人往往认为高处与天更近,从而能够与传说中的神仙更近,便于逝者灵魂能够进入天堂,免受灵魂于世间飘荡之苦。
无论是哪种说法,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美好期盼。
因此,这种看似十分奇特的安葬方式,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与“入土为安”的丧葬理念算得上殊途同归。
而背尸人们的口中,对于这样的悬棺而葬,还有着另一种更为现实的说法。
相传古时部族祖先战败被迫迁徙,一路因为被追杀、病痛带走生命的人,只能就地安葬,因为不是自己的地盘,又怕有敌人和野兽伤害、破坏逝者的遗体,所以只能选择悬棺而葬。
于是,这样的丧葬习俗,便一代代传至了如今。
当然,即便是悬棺而葬,也同样有着“等级”划分。生前身份越高的逝者,棺木被葬得便越高,对于逝者而言,这是一种由心而发的尊敬之情。
并且,由于高度越高难度越大,背尸费用也相应得越高,因此,寻常百姓往往很难被葬于高处。而寻常人家若是想将逝者葬于高处,则需要家中小辈有超乎常人的孝心与体力,亲自背尸背棺了。
同时,悬棺而葬对于棺木的要求极高。为了避免棺木无法抵御风霜雨雪和岁月侵蚀,过早的腐烂,悬棺而葬所需的棺木,必须选择密度加大且不易腐烂的,诸如楠木之类的上好实木木材。
作为先人最后的归宿,家中后辈都会格外尽心尽力。但是,棺木好备,安葬却难,即便有足够的孝心,也不是每家的后人都有足够的体力,能够背尸背棺上徒手攀岩,因此,“背尸人”便出现了。
背尸人与东郎有人将当地背尸人称为“蜘蛛人”,这样的别称可谓十分写实。
背尸人每每需要背着尸体和棺木,在峭壁之上徒手攀爬。旁人只觉背尸人身轻如燕,在峭壁之上如履平地,却不知道,这背后是辛苦付出,也忘记了,负重徒手攀岩的危险性有多高。
背尸人是没有男女性别限制的,只是,虽说死者为大,这与死者“打交道”的活计,却是从一开始便劝退了许多人。
而一名合格的背尸人,往往自由入门历经十数年磨练,最终才能出师,被人尊为背尸人。
因为种种苛刻的条件,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现今从事背尸人这一行当的人数极少。
背尸人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背起尸体和棺木,背尸人有着自己的规矩和习俗,他们对于每一位逝者,都抱有强烈的敬畏之心。
每逢寨子中有人去世,人们便会前往背尸人的住处,请背尸人安葬自家逝者。
背尸人需要将尸体被动悬崖边上,而后,再将用于拼装棺材的木板一块块地背到悬崖之上,而后才是组装棺材,将逝者背上棺木所在处,安放于棺木之中。而这,并不代表背尸人完成了使命。
比起稍有不慎便会跌落悬崖,轻则重伤,严重当场殒命的背尸背棺过程而言,接下来背尸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危险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使命感也更加强烈。
背尸人往往还有着另一重身份——东郎。
通俗一些讲,东郎便是逝者的灵魂摆渡人,他们需要在安葬逝者后,为逝者唱诵,用以指引逝者灵魂安息。
这是一套古老传承的仪式,背尸人们由于需要背尸和棺木,所以能带的东西并不多,一壶白酒,一把砍马刀,是背尸人们必不可少的。
一碗白酒作为对逝者亡魂的祭奠,而砍马刀,则是为了完成背尸人与逝者灵魂的分离。
在碗中倒上白酒后,背尸人会用手中的砍马刀在身上转三圈,切断自己与逝者灵魂的羁绊。而后,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诵唱。这是一场需要进行三天三夜的送别仪式,庄严肃穆。
东郎用一代代口口相传下来的古苗语,满心虔诚地诵唱着逝者的一生。
他们唱逝者父母的辛苦,唱逝者一生的件件大事,唱到逝者一生的终点,作为超度逝者灵魂升入天堂的仪式。
三天三夜的时间,背尸人与逝者同在崖洞之上,不能休息也无法进食。带上来的白酒便是他们提神、充饥、取暖的唯一物件,每每累极,便喝上一口白酒。
没有人去监视背尸人的举动,但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和对自身职业的使命感,背尸人不会有半分懈怠的时刻。
一代代的背尸人,就这样扛起了料理族人身后大事的职责。于是,格凸河畔的悬崖峭壁之上,便有了一口口悬棺。
这些看似骇人的棺木群,事实上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历代过往。
一代代的学,一代代的传承,学习背尸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与逝者打交道又存在极高的危险性,对于现今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都不是一个会考虑、选择的职业。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摒弃悬棺而葬的习俗,这也导致了背尸人们的收入越来越少。
没有了物质支撑,这门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还在坚持的这一批背尸人被采访时,无奈地说到:“因为太过危险,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卖我们保险”。
高风险、低收入,发展空间愈发狭窄,背尸人的失传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或许,这神秘而独特的丧葬仪式,也只能成为沧海一粟,最终消失于岁月的长河之中。
而如今,背尸人们除了偶尔背尸之外,更多的是为外地游客表演自己徒手攀岩的绝技。
神圣不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既对古老神秘的悬棺有着好奇,又惊叹于背尸人们的高超攀岩技艺。或许,背尸人之后的出路,便是传授自己的攀岩技巧给攀岩爱好者们吧!
除了格凸河畔的悬棺而葬之外,我国各地还有着许多不同的丧葬习俗。
关于丧葬习俗“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南史·扶南国传》中对于我国古时的丧葬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概括阐述。
水葬是世界上一种较为古老的葬法,往往是一些临水而居的族群、部落,会选择水葬。取之于水,还之于水的寓意是好的。
但是,这种投之于江河湖海的丧葬方式,对于水资源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古时历朝,皆对水葬有所禁止。如今国内,并不存在保持水葬习俗的族群、部落。
火葬古已有之,不同如如今的火葬,古时火葬后并不需要对逝者遗体灰烬进行二次处理。除去感染疫病之人,需要进行焚烧遗体外,也有一些族群、部落会选择此种方式,这里不过多赘述。
土葬是如今沿用最广的丧葬方式,当然,从前的土葬并不会在逝者遗体进行焚烧后进行埋葬,而是直接将逝者遗体葬于土中,而这便是“入土为安”。
自1985年后,我国才全面要求对逝者遗体进行火化后再埋葬,而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直至1997年《丧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对于逝者遗体火化才成为了硬性规定。之所以会如此,则是为了解决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稀缺的问题。
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接受,到如今的习以为常,火化后再埋葬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丧葬方式。
当然,我国民族众多,如同格凸河畔苗族寨子一般,保有自己独特丧葬习俗的民族,至今仍存在。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丧葬方式,与前文所提“四葬”中的鸟葬,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因为相信灵魂不灭和轮回往生,藏族人尤其推崇天葬。将逝者遗体运到指定地点后,任由秃鹫等鸟兽吞食逝者遗体,对于藏族人而言,是最为尊贵的布施,是其对于大乘佛教波罗蜜最高境界——舍身布施的以身证道。
《周易·系辞传》中,便有“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于野,不封不树”的,相关天葬记载。而《孟子·滕文公上》中,亦有“盖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蚊嘤之。”的记载。当然,这些记载所述,与藏族出于信仰而选择天葬,并不相同。
《周易》中所记载的丧葬方式,是在人们灵魂崇拜尚不发达之时,无论天葬、等葬、火葬等,都是生者以消灭逝者遗体为主要目的,所采取的丧葬方式。而悬棺葬、土葬等,则是为了保护逝者遗体,而选择的方式。
都说十里不同俗,对于操办亲人葬礼,也并非全是一片哀恸,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喜丧”的习俗。
“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家族兴旺,逝者登高望重,福寿双全,且年纪在八十岁以上“善终”的逝者,一部分地区会举办“喜丧”。
整场葬礼持续3至5日,逝者亲属大摆宴席宴请宾客,期间有当地特色戏剧表演,亦或是有其他表演,供客人观看。期间没有哀乐,没有哭声,众人以最为热闹的方式,以最饱满的状态,为逝去的亲人送上最后一程。
人们对于丧葬方式的改变,和逐渐赋予丧葬的意义,都是源自于对生与死的更深刻认知,和对信仰的认同感还有对现代社会规则的遵守。
而除去身后事外,如何更有意义的度过一生,也是一件人们不可忽略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