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饮酒赋诗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的挚爱。说起饮酒就不得不提古代的吃货们。这些吃货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我们大文豪苏轼。贬居黄州期间,因为经济拮据,苏轼更是化身厨神发明了一系列的东坡菜肴: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鱼。吃鱼是东坡一生的最爱,乌台诗案后,嘱托家人最后送的饭点名要了鱼!东坡鱼做法也囊括了鲤鱼、鳊鱼、黑头鱼、墨鱼、鳜鱼、鲈鱼、鲍鱼。苏轼更是为鱼写下了很多赞美的诗句,甚至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苏轼爱写诗,苏轼也爱赞美鱼,可是面对挚爱鳜鱼,却是爱在心头口难开,实在忍无可忍了,也只能抄袭写下诗句赞美鳜鱼。只因唐朝诗人张志和一句“桃花流水鳜鱼肥”写尽了鳜鱼肥美,害苦了后世多少想赞美鳜鱼的诗人。

张先和苏轼(桃花流水鳜鱼肥)(1)

桃花流水鳜鱼肥

鳜鱼这个鱼在我国诗人吃货圈是一道名菜,不算哪些吃了不写诗句的人,也不算哪些写的不少失传的诗句,哪些没有指名到姓跨的咱也不算!仅仅流传下来指名道姓咱们鳜鱼诗句就多达43首,横跨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800多年历史。鳜鱼多美味我们来看看:唐朝诗人张志和在《杂歌谣辞·渔父歌》中第一连名带姓的跨: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张先和苏轼(桃花流水鳜鱼肥)(2)

张志和

诗与历史并没有享受过美味的鳜鱼,不知道什么样的小日子适合吃鳜鱼,也不知道鳜鱼的美味怎么样。但是看着上句白鹭飞和下句的鳜鱼肥相对应,不由的产生一种,白鹭飞多高远,鳜鱼多肥美的感觉。再加上桃花流水和鳜鱼相配,一时间:看桃花十里,曲水流觞,品肥美鳜鱼。不足为外人道也。于是张志和这首词不仅仅是把鳜鱼写绝了!更是把鳜鱼相伴的隐逸生活写绝了。以后诗人再夸鳜鱼时候,把鳜鱼肥用滥了。唐朝以后,41首写鳜鱼的诗词,28个人写鳜鱼肥!但这不是过分的,过分的是居然有八个人把直接原句照抄,直接写:桃花流水鳜鱼肥!更有甚者连: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都不放过!或是改编,或是挪用。这其中就有我们的大文豪苏轼!苏轼这个吃货在词作《涴溪沙》中写道: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先和苏轼(桃花流水鳜鱼肥)(3)

西塞山边白鹭飞

小词读完发现,西塞白鹭、桃花鳜鱼青箬笠、绿蓑衣、细雨不须归咋都那么熟悉呢?你没看错,咱们大文豪苏轼在抄袭了!彻彻底底,从头到尾的抄袭!连句子,带意境全都吵了了个遍!这还不是过分的,过分的是他居然还带着他徒弟黄庭坚一起抄。黄庭坚更是不仅抄袭张志和,连自己的师傅都不放过。

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

[宋] 黄庭坚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黄庭坚把张志和、苏轼两个人的句子柔和到一起,还炫耀的说:何处如今更有诗。然后就写了一首自己的词!你说这对师徒气人不!

张先和苏轼(桃花流水鳜鱼肥)(4)

苏轼黄庭坚雕像

但是两人绝对想不到,他们抄了之后还有其他人也抄袭把他们三个抄袭了一遍。他就是 朱敦儒:

浣溪沙

[宋] 朱敦儒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没错这位更懒词牌名都不改,把苏轼的词部分修改了一下,意思还是那个意思,意境还是那个已经的在历史上留下了!真是苦了鳜鱼了,因为一句鳜鱼肥,多少鳜鱼被请上了餐桌!真是有多少赞美就要经历多少赞美!

张先和苏轼(桃花流水鳜鱼肥)(5)

鳜鱼

诶?对了这是为什么呢?张志和这首小词后人纷纷原封不动的抄袭?甚至连大文豪苏轼都不愿多做删减修改,只是增添句子,连意境都不愿随意修改,这是为什么呢?究竟好在哪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诗、历史情关注我,诗与历史每天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