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从心所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从心所欲(子曰质胜文则野)

论语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从心所欲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孔子说:“质朴多于修饰,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修饰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修饰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一天,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就等于失礼,失礼就等于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光彩照人的,是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诚实质朴的,它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表达和修饰。人内在本质的东西如果不加修饰,不加制约,质胜文,未免陋略、粗野;但是如果过分装饰,文胜质,"嘴尖皮厚腹中空",那更要不得。真正的君子必须是文质兼美,文质彬彬的。

浮夸虚饰,投机取巧者得志得势得好处,导向人们注重外在的趋势而忽略内在的品质仁德的修养以致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与其说是孔子在倡导读书人作文质彬彬的君子,不如说是孔子再告诫弟子们不要与世推移同流合污,要守住本性本真,“与其史也,宁野”。

,